这是2月24日拍摄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基塘农业保护区(无人机照片)。
养殖户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基塘农业保护区里投食喂鱼(2月24日摄)。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农民区信琽在进行西瓜播种前的松土工作(2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广东佛山西樵山下河网密布、农田相连、方塘如镜。
去年12月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桑园围内,农户和渔民们迎来了忙碌的春耕时节。这个由围堤、河涌、窦闸等构成的大型排灌体系,见证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至今还在发挥“变水患为水利”的重要作用。
桑园围集围垦、灌溉、防洪、交通、养殖等多功能于一体。今年70多岁的区信琽说,桑园围河堤自他记事起就矗立在村口防洪排涝,大量修筑堤围减轻了这里的洪潮灾害,随着时间推移围堤还不断加高加固。
在桑园围的支撑和保障下,当地村民长期筑堤取土、挖坑为塘,桑叶喂鱼养蚕、蚕沙喂鱼、塘泥种桑,形成了珠三角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雨水节气一过,当地农户纷纷下地松土、育苗、备耕。
正在池塘边投食喂鱼的西樵镇养殖户郭水托说,光三个鱼塘里就有至少4万斤鱼,桑基鱼塘里养出来的鱼肉质更好、味道更鲜美。在佛山市诚荣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茄瓜、大冬瓜、青瓜等各类瓜苗已经育好。基地负责人杜向荣说,这几天正是春耕忙碌时节,200多亩的蔬菜地平整工作基本结束,准备栽种新的季节蔬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但桑园围作为水利工程仍在发挥作用。佛山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天的桑园围保护着265.4平方公里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桑园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更加突出。
新华社记者 詹奕嘉 李雄鹰
(据新华社广州2月26日电)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