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热点 > 正文
焦点短讯!新华全媒+丨黑龙江绥化秋收一线见闻
2022-09-18 19:42:42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
新华社哈尔滨9月18日电 题:黑龙江绥化秋收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黄腾、戴锦镕
金秋九月,黑土地迎来丰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厢白满族乡正白后头村,海涛小浆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区里,刚收获回来的鲜食玉米堆得像小山一样,几名女工正麻利地剥去包裹玉米的绿皮。
眼下,绥化市100多万亩鲜食玉米开启了“丰收模式”。今年绥化市作物生长期农业气候资源丰沛,光、温、水匹配协调,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和科学种植技术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年景好,玉米棒长得大,成品率也高。”海涛小浆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学斌介绍,普通大田玉米计算效益更注重产量,而鲜食玉米附加值更高,往往按棒数和等级计算效益。玉米越粗越长,等级越高,越能卖上好价钱。
海伦市长发镇长丰村农田里,鲜食玉米正在等待收割。新华社记者戴锦镕 摄
在蒸煮车间,一股玉米独有的甜香迎面扑来。李学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价格,每棒加工后的鲜食玉米能卖1.6到1.8元,去掉各项成本后,每亩利润达2000元,这一数字是普通大田玉米利润的四五倍,今年合作社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6000亩,预计这一季鲜食玉米能给合作社带来1200万元的利润。
在绥化市海伦市长发镇长丰村一处农田内,大型收割机正在迅速“吃”掉一株株玉米秆,“吐”出玉米棒。运输车辆将玉米运送到当地的黑龙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开启鲜食玉米的“变身”之旅。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六大国有银行已调整个人存款利率 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
- 寄递时令食品的跑腿订单同比增长近七成 消费市场活力持续绽放
- 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即时零售何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新风口?
- 通过叠加优惠为消费者提供各种让利 茶饮行业出现了明显的降价趋势
- 红利释放企业受益 北京市商务局加速将RCEP实施融入“两区”建设
- 种植牙医疗服务4500元指导价还能再降吗?各方有何反应?
- 多点开花红利延绵 RCEP为遭遇逆流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一抹亮色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