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后来一些诸侯国的国君因无法掌控封国内的卿族势力,又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现象。出土自山西省侯马市的侯马盟书,正是晋国君弱臣强、卿大夫之间彼此争权夺利的见证。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1965-1966年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文字可辨识的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
(相关资料图)
晋国故都
侯马盟书是晋国迁都到新田以后的产物。出土“盟书”的侯马,古称“新田”,为晋国晚期的都城。正是在新田,韩、赵、魏三家分晋,结束了晋国的历史,揭开了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序幕。
坎牲加书,取信神鬼
侯马盟书中的盟书又称“载书”,在古代记载盟誓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间为政治目的常举行会盟活动。比如,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在位四十余年,先后十六次会盟诸侯。会盟的重头戏是盟誓,盟誓有一定仪式,往往要坎牲加书,歃血为盟。其中的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入河里,以取信于神鬼。
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
中国最早的毛笔字
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侯马盟书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书写于玉石上的这些文字,不但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也因运笔娴熟流畅,字形活泼多变,极具艺术价值。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全球网购渗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华人华侨“反向海淘”推动国货出海订单激增
- 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尽收眼底
- 成交额目前还不算高 我国碳交易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逐渐被业内重视 顾客到工厂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 中国经济走过了怎样的上半年?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和亮点?
- 上半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17亿元 增速排名全国第二
-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的企稳回升 哪些原因使中国能扛住这个冲击?
- 早已处于历史疲弱状态的英镑还会继续跌下去吗?
- 上半年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43.1亿元 同比增长6.5%
- 主产区产量下降已持续数月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乳制品价格可能还将保持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