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定点帮扶村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南宁监狱 供图
开展2021年“搭建彩虹爱相伴 传递爱心送温暖”彩虹公益实践活动。南宁监狱 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12月28日讯(通讯员 陈信杰)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监狱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紧密结合监狱工作职能,突出“四个引领”,用心用情浇筑民族团结之花,用监狱力量守护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坚持“政治引领” 铸牢民族团结政治基础
南宁监狱现有少数民族警察职工263人,占全监警察职工人数的42%。南宁监狱党委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建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作为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与监狱中心工作一同谋划、部署、推进,形成了监狱党委统一领导,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各民族警察职工共同奋进,推进安全稳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并驾齐驱新格局。
坚持“团结引领”激发民族团结奋进之势
南宁监狱开展系列活动,使各民族警察职工有更多机会、更多平台相互了解、包容、学习、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我与先进同行”活动,让82对不同民族的警察结成对子,互相学习彼此优点,增加了解,增进“一个战壕战斗”的革命友谊。开展“行动学习进支部”活动,多方面多角度提升党支部的引导作用,带动各民族警察职工素质能力的提升,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开展“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活动。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监狱警察必须进行封闭式执勤,无法顾及家庭。南宁监狱党委发出 “成立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小组”的号召,全体警察响应号召,成立了35个“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小组”,帮助参加封闭执勤的警察职工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在互助活动中,各民族警察职工充分感受到了来自集体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更感受到自己贡献的力量被需要,越是困难越能激发民族团结奋进之势。
坚持“文化引领” 扎实民族团结思想根基
南宁监狱充分融合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文化引领,扎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一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板报等,运用信息化平台或“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宣传为民族团结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警察职工。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知党恩跟党走、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我邀明月颂中华”爱国诗词诵读比赛,各族警察穿上民族盛装,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乡音,诵读各具特色的诗歌,并且录成视频,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开启寻访民族文化精髓活动。通过开展“让音乐讲述民族故事”亲子活动,带领各民族警察职工及其孩子走进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的制作、演奏的民族乐器展,不断拓展民族文化视野。还走访一些少数民族警察职工的家乡村寨,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民族特色,探寻民族文化精髓,激发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铸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
坚持“实践引领” 培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南宁监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使之向着党,向着人民纵情绽放。一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彩虹公益行动。联合彩虹公益组织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2021年“搭建彩虹爱相伴 传递爱心送温暖”彩虹公益实践活动,给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送去关心和帮助,与当地群众促膝交谈共话和谐家园建设;二是走进定点帮扶村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南宁监狱长期以来都很关心定点帮扶乡村的振兴工作,除了选拔优秀人才派驻乡村担任“第一书记”,还积极开展乡村走访、支持乡村基础建设、组织游园、采购扶贫产品等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为乡村振兴出力气、办实事。三是与社会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各民族警察职工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福利院、走进街道、走进企业等,开展民族团结普法送法活动,形成结对手拉手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