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火龙果地的灯海真的好美啊!”每当夜幕降临,走在隆安县华侨区管理小学的校园里,支教老师钟皓总被学校旁边大片火龙果地里亮起的灯光所震撼,一颗颗小果苗就像这里的每一位孩子,在园丁的精心栽培下,终会结出丰收果实。
春·种一粒粟
时间回到2021年3月1日,这是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钟皓老师来到隆安县华侨区管理小学报道的第一天,她即将在这里展开为期1年的支教活动。
华侨区管理小学目前有1200多名学生,分为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是县里规模较大的一所小学。听闻学校多了一位“城里”来的艺术老师,孩子们都乐开了花,在此之前,学校虽然有基础艺术设施的配备,但一直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孩子们的音乐知识薄弱,音乐学习对于孩子们而言犹如星辰大海,充满向往,渴望漫漫求索,在音乐海洋中畅游。
“老师你会弹琴吗?”“老师,你会教我们唱什么歌?”“老师我很喜欢跳舞,但我没有学过……”钟老师刚走进教室,同学们便围着这位漂亮老师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音乐课是一件新鲜的事儿,他们没有上过系统的音乐课,很多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音乐。支教的第一节音乐课,钟老师给每个班的孩子们都上了一节让他们难忘的音乐课——《你好,音乐课!》,在课程中,钟老师向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她在电子琴面前坐下,同学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十分好奇,目光紧紧追随着钟老师,认真聆听她弹出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钟老师还通过声势律动引导孩子们随着音乐打节奏、玩游戏,让孩子们爱上了音乐。一下课,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跑到讲台前,围着钟老师,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电子琴,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我能感受到这里的孩子对音乐有一种强烈的憧憬。”钟老师承诺孩子们,不仅会教大家唱歌,还会在学校成立艺术团,让他们得到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开阔眼界。孩子们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铜铃般的眼睛里闪烁着憧憬和向往的光芒,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夏·朝培夕溉
春去夏来,隆安华侨区管理小学迎来了一件“大事”,参加8月份南宁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钟老师也因为这个比赛变得忙碌了起来,她要履行对孩子们的承诺。钟老师在一到五年级的同学中挑选了26位同学组成“那”童舞蹈团,比赛舞蹈的主题为《“那”童·灯海》,灵感就来源于学校旁的那一片火龙果地。钟老师说,隆安县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党和政府推行乡村振兴工作中,那桐镇将当地火龙果种植产业化,村民们依靠种植火龙果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队员和舞蹈主题定下来,但困难接踵而至,县城的孩子们舞蹈基础薄弱,很多同学没有接触过舞蹈训练也没有参加过比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能排练好一支舞蹈吗?然而,看着教室里学生们努力练习舞蹈的样子,钟老师吃了一剂“定心丸”。 每天一放学,孩子们都自觉地来到铁棚搭建的室内体育馆,忍着疼痛进行压筋、开肩、压背等准备活动。即使疼痛使他们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冷汗,孩子们依旧不哭不闹也不喊累,擦擦汗继续排练。钟皓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让舞蹈的创意得到更好地呈现,钟老师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往返于隆安至南宁的工厂,跟着工人们一起赶制舞蹈道具,反复修改,多次制版,还与音乐创作人共同为舞蹈量身打造原创音乐,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孩子们在火龙果灯海中嘻嘻玩耍,共同庆祝火龙果大丰收的幸福画面。
一件件被汗水浸湿的校服、一双双开胶的舞鞋,孩子们和钟老师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铁棚训练馆犹如夜晚灯海照耀下的火龙果地,火龙果之花悄然绽放。
秋·硕果累累
春华秋实,秋收的季节,那桐镇的火龙果,也迎来了丰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艺术、理解艺术,钟皓老师给孩子们送去了他们的“人生第一次”。在比赛期间,她还带领同学们来到广西艺术学院的民族音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哇!”一走进博物馆,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慨,稚嫩可爱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你们看,这个是黄金吧!”“哇,老师,这个是什么乐器啊?”“这种乐器我从来没见过啊……”一时间,博物馆内充满了孩童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比赛圆满结束,“那”童舞蹈团的《“那”童·灯海》获得第二十三届南宁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舞蹈类(小学组)金奖,实现了隆安县在小学组舞蹈比赛中金奖零的突破。
孩子们一张张质朴的脸庞、一双双扑闪的大眼睛、一声声稚嫩的欢呼,都在钟皓老师心中定格成了最美的画面,无法割舍和忘怀。
冬·大地回春
转眼间,寒风瑟瑟冬意浓,钟老师来到隆安县华侨区管理小学支教助学已经接近尾声,她依旧忙碌,记者致电钟老师的时候,她笑着对我们说正带着孩子们在彩排,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那”童舞蹈团将在校运会上表演舞蹈节目,孩子们嬉闹的笑声从电话那端传过来,寒意虽浓,却抵不过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钟老师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来到县城支教,看着这里的村民通过种植火龙果脱贫致富,都过上了好日子,钟老师发自内心的开心。“但光有物质还不够,精神也应该跟着‘富’起来,孩子们的教育更是不能落下”,钟皓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搭建起城市与农村艺术教育的桥梁,鼓励广西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帮扶工作中来,以乡村支教力促乡村振兴,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成功的做法、先进的理念带动和指导当地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将艺术教育资源普及到基层,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犹如火龙果地里的那片灯海,闪耀并温暖。
“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
“她就像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她就像茂盛的叶子,用她那强有力的身躯呵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朵……”
隆安华侨管理区小学五年级2班的李雨涵在作文里这样形容钟老师。月光如画、如诗、如歌,如钟皓老师一般,给孩子们洒下无限清辉。
关键词: 支教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