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兴宁启新篇 品质教育促发展
——兴宁区展示推广教育教学成果活动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26日讯(记者 黄新跃 通讯员 卢园园)四大主题展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特色宣传册、生动的课例视频展示“品学兴宁”教育教学成果;成果汇报活动从理论的高度结合翔实的案例充分展示兴宁区在“品质教研”中的成功实践;引人入胜的优质课例展示,让与会嘉宾近距离了解兴宁区在“品质课堂”方面的大胆探索……4月22日,南宁市兴宁区“品学兴宁启新篇 品质教育促发展”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在南宁市澳华小学举行,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推广兴宁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做法。
“品质课程”突显学校内涵发展
从2010年开始,兴宁区基于SDP(学校发展规划)、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学校育品行动等项目,全面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经过10年的积淀,兴宁区教育已经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城区各校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经历、拓展学生视野的纽带,围绕‘品学兴宁’及学校文化特色,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七大品质课程。”在工作人员的解说和引导下,与会嘉宾沿着澳华小学生态长廊,参观了兴宁区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四大主题展台——“品质教研”“品质课堂”“品质课程”“生态澳华”。
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各城区教研室教研员及学校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当天的展示会。其中“品质课程”展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了解,兴宁区各校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品学兴宁”及学校文化特色,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品质课程”正是兴宁区各校内涵发展的生动体现。
“品质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新提升
质量提升,教研先行。从2017年至今,兴宁区教育系统有7个项目分获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获南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定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这些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了兴宁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初心和坚守。
22日当天,兴宁区教研室主任朱习冰作题为《城区中小学“教改引领、三线并举”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的十年研究与实践》成果汇报。该成果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朱习冰说:“项目实施后,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成就了正高级教师,城区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澳华小学校长谢海啸作题为《以“学习力、表现力、生活力”培养为目标的小主人课堂研究与实践》成果汇报。该项目获2020年南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谢海啸表示,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仅2020年,学校就有13名老师获城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2名老师获评城区教学改革先进个人。
“品学兴宁”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此次展示会是“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南宁市县区教育教学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为教学成果先进经验交流搭建了平台。
会上,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章志宏肯定了兴宁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农大明从“价值观、敢当先、成果丰、项目实、影响广、相互学、再出发”方面进行点评,他表示,这些成果在解决问题、方法实施、成果创新等方面可复制可推广。他希望成果持有方再深研、细化,让成果辐射更广、实施更有效。南宁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莫运佳认为,“小主人课堂”成果表明兴宁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下一步,兴宁教育将发挥勇担当、敢作为的引领作用,加强教育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各校与成果持有方达成合作推广意向,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不断提升兴宁教育品质,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公平优质的教育。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