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3月12日讯(记者 甘慧琴 实习生 黄琪亮)自2020年8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南宁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南宁市已开启强制垃圾分类的时代。垃圾分类是全民行动,也免不了要着重从垃圾重地农贸市场开始整顿。大半年过去了,南宁市的各类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又做得如何?
据南宁东森凤岭生活广场农贸市场市场管理人员介绍,该市场通过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公示栏3处,向经营户和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除此以外,该市场活用数字监控,通过市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场内各大区域垃圾分类情况;通过监控查看管理员、保洁员是否巡查到位。
记者走访到南宁市另一个市场——南宁科德农贸市场,该市场方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市场垃圾分类分三步,首先是商户自行进行分类,而后由市场督导员在四分类垃圾桶旁进行二次分类,最后当垃圾运到垃圾分类投放点会由保洁人员进行第三次分类。为了让市场经营人员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市场方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发放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宣传手册,组织各经营户开展垃圾分类讲学,通过挂横幅、发资料、做宣传、LED显示屏,字幕播放等方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科德农贸市场的摊主梁先生表示,自从市场开始垃圾分类以后,周边环境好了,来买菜的人也多了,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也表示,对各城区开发区分局、辖区监管所明确“责任田”,分解任务,明确职责,指派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做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有人盯、有人管、有人负责。现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已明确各个监督员职责。在成效方面,南宁市每个农贸市场做到了“一一四”,即至少配备有一名以上“分类督导员”、一名以上“分类宣传员”、设置了“四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在此前打造的16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基础上,逐步以点带面向全市范围推广,目前已有50%的农贸市场基本完成示范典型创建目标。
下一步,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强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培训力度,市局、各城区开发区分局分级培训有关市场管理方、经营户,力求人员培训全行业、多层级、见成效。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助力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在各县区乡镇推行,努力推进精准分类,力促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