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热点 > 正文
“写作是因为我有强烈的表达欲。”
2023-08-05 17:09:14 来源:个人图书馆-心理老师赵萍华

困惑


(资料图片)

这两天在莆田参加为期六天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

晚上开车回来路上和燕萍交流,提到自己相比于工作的前两年好像对心理咨询的热情没有那么热烈了,以前很care和学生的预约咨询,现在感觉有点抗拒接个案,甚至经常出现无意间“鸽”学生的状况,我不对劲~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

直到回到家就立马打开电脑打开秀米编辑器准备写推文时,脑海里突然闪过不知哪位大佬的一句话:

“我写作,是因为我有强烈的表达欲。”

落笔的这一刻,对于最近的困惑一下有了答案,于是我改变了推文计划,写下了这些内容。

这是一次即时的公开的自我觉察。

误解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一个人有多害怕被误解,就有多害怕去表达。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害怕表达。

小时候,很爱思考,对着世界充满好奇,有时候得出了什么“真知灼见”,就会和朋友分享,单纯地为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而喜悦。

后来发现,我的很多想法会影响到别人。有些想法在别人的脑海里绕了一圈突然就变了味道,甚至变成完全相反的两个意思,同样的信念在他们身上起了反效果,最怕的是他们还会对我说:“这是你跟我说的呀?”

“原来我的分享会不知不觉影响他们的人生。”

当我意识到思想和语言具有改变一个人的可怕力量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学会了闭嘴和口是心非。

大学四年,我极度抗拒上台,每次把所思所想掏出来分享后,我都会感觉疲累,感觉整个人空空的,失去能量,需要睡觉。(了解我的人知道睡觉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不愿意告诉任何人我在想什么。

一旦表达就要负责,而我无法对任何人的人生负责。

负责

改变,也许是从2018年我看过的一本书开始的(书单推荐过)。

有一天晚上,我兴奋地和丽钦分享自己的顿悟,那天哗啦啦和她说了一大堆都忘了,只记得一句:

“一旦表达,就要负责,我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永远说自己相信的话,它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但一定是我当下相信的,我只负责真诚的表达。

永远不对别人的人生负责,也许我的分享会使他人或好或坏地转变,但学会正确分辨和看待他人的思想是他们自己的课题。

当我发现我只需要为自己负责时,我的表达终于有了力量。

渐渐地愿意也敢于自我表达。

表达

语言本身的样子,我们未必看得见,它不仅用于理解、误解这个世界,也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被理解、被误解。

这就是语言的真相,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被理解也是。又或者这两者都不是宿命。

命运的真相是,表达是表达者的宿命。

一个热爱表达的人穿过理解与误解的迷雾之后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表达。

这让我想起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

"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绕了一大圈,熬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日子,我还是以前那个爱思考爱分享的我,如我所是。

现在回答开头的困惑:我为什么没有那么想接心理咨询?

如果心理咨询是对一个人分享,那么答案就是我不再满足于只和一个人分享,我想和更多的人去表达。

写作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就像是消防员扑火工作,学生都是火烧眉毛了才想起有心理老师,有时候心理老师运用十八般技能好不容易扑灭了,出了咨询室的门就又有人若无其事地泼上一桶石油!

漂亮!

这样耗能又低效的工作,可以干一辈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可是没问题也不会找心理老师啊,所以矛盾不在于什么时候找心理老师,而是在问题出现之前,让他们先成为自己的“心理老师”。

怎么做呢?

让心理老师从消防员的角色转换成安全普及员的角色,从扑火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检查他们的安全系数,给他们配备安全设备灭火器,让他们学会自己给自己扑火。

用心理学的话叫做助人自助。

以上很官方,用我自己的话就是,我希望我的分享价值最大化。

我特别爱跟别人聊天,每次在交流中发现新知都会兴奋到不行,有时候也会遗憾无法及时和更多的人分享。

幸运的是,老天赐我觉察与表达的能力,还附赠了写作技能。小时候作文经常被展示的意义原来在这里。

只是害怕表达的那段时间同样厌恶写作。导致现在写作这把工具刀都锈迹斑斑了。

大自然的进化法则之一,用进废退呀。

那些曾被我丢尽废弃间的技能,如今重新录用,只为了想做的事和想成为的人。

理想

我的理想是消灭心理老师。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