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明确了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这是我国第三次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此前两次政策延期的有效期分别为3年、2年,此次政策延长至何时尚未明确,但是对于新能源的业界来说确实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6月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由于大量消费需求已在6月快速释放,7月内购置税减半政策对车市整体支撑力度略弱于6月。乘联会预计7月新能源零售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102.50%。由于许多省市陆续出台第二波补贴政策,对地区车市构成稳定支撑,加上供应链和整车生产均已全面恢复,新能源产能利用率迅速恢复,预计下半年可实现产能爬升。
产能爬升、缺货不再、供应增加、优惠提升,消费者等车的周期终于可望降低,痛苦指数因此减少。加上有购置税继续减免的带动,新能源车继续保持其风头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根本驱动还在于除供应改善外,新能源产品的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这也是支持这个产业持续升温的核心因素。
关于新能源车的话题,一直不缺负面信息,比如各种自燃事件、碰撞事件,就连明星自动驾驶的不幸遭遇,也在动摇许多未购者对电动车与自动驾驶的信心。然而,集体态度却不是以负面信息的有无多寡为转移的。市场对一个事物的接受度,深刻受到多种因子的作用,比如成本利害、追求侥幸、社交需求。这意味着,质疑归质疑,接受负面新闻不等于拒绝购买该产品。最后能驱动采取购买行动的,不是貌似理性的键盘侠,而是已经趋同的大众风向。
比如新能源车主都明白的日常能源消耗成本,电车大概是油车的十分之一;智能化水平,电车能迅速普及到10万元级别的车型,油车就是做不到。更别说新势力们发明或模仿出来的各种更好玩的人性化操作,国外传统油车尤其是豪车常常捉襟见肘。传统派只能努力抓住中老年人求稳不好尝新的心理,而拖慢自己主动革新的步伐。
免征购置税,说到底就是政策继续鼓励大家对新能源车买买买。只有大家都去买,基数大了,才能刺激资本进入和企业革新,带动充电桩市场及相关行业保持发展的热度。也只有基数大了,关于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数据才会越丰富,检讨和升级的频率才越快。
相比之下,国外电动车受约束发展慢的,不但车价贵,就连智能化都要比国内差得多。这确实是中国新能源车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幸好我们的头部企业都抓住了。至于中国消费者,哪怕有100个理由要买燃油车,也会遭遇101个新能源车更好的理由,这确实是既纠结又幸福的。至少我们已经能选到物美价廉、放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落后的电动车了。(戚耀琪)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以消费精品为主题 消博会为推动全球商品和服务对接的桥梁产生积极影响
- 数字化的消费生态系统将给消费带来新的提振 会成为新的潮流趋势吗?
- 相对数值高基数庞大 小镇青年正在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
-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知识产权鉴定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 “六大门派”企业纷纷盯上这一赛道 预制菜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 载柴油发动机等货物 双向对开的中越班列为物流降本增效打开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 影响有限无需过分恐慌 科创板的表现为股东们的“惜售”增添了底气
- 全球网购渗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华人华侨“反向海淘”推动国货出海订单激增
- 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