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李超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上在线发表题为《Uncovering the Ediacaran phosphorus cycle》(《解密埃迪卡拉纪磷循环》)的重要研究成果。
李超(前排中间)团队
据了解,这是成都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首篇以该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 Nature 论文,该成果利用李超教授团队新近研发的能够直接追踪古海洋磷含量的碳酸盐结合态磷酸盐(Carbonate-Associated Phosphate,简称 CAP)技术,重建了地质关键期埃迪卡拉纪(635-539Ma)古海洋溶解磷含量波动,研究发现了埃迪卡拉纪古海洋生命关键营养元素磷含量的波动和海洋氧化程度之间具有不同于现代海洋的解耦关系,提出了外部因素是埃迪卡拉纪海洋乃至早期地球缺氧海洋实现氧化的原始驱动力假说,这一成果揭示了前寒武纪海洋维持漫长缺氧状态的根本原因和早期地球缺氧海洋最终实现氧化的根本机制,极大深化了人类对于地球宜居性演化的理解。
该成果是李超教授团队在过去近 20 年里在晚新元古代 - 早古生代海洋环境演化领域里长期研究工作的一次集中体现。李超教授研究团队注重以技术创新驱动科学创新,连续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逐步形成了以分层海洋化学结构耦合碳 - 氧 - 硫 - 磷循环为特征的前寒武纪大气 - 海洋系统演化理论体系。
目前,成都理工大学依托沉积地质研究院和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实验室成立了以李超教授领衔的 " 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 ",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与技术平台,期待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共进,勇攀地球科学高峰。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中国有约】舟山万邦重工“绿色修船”成果显著,为世界修船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中国有约】都江堰“最美”书店助力全民阅读 外国姑娘感叹:我家旁边也有这样的书店就好了!-焦点滚动
- 过半美国人支持定罪后赦免特朗普 专家:凸显美国民众政治分裂
- 苦苦抗争7000天 冲绳民众再表反对驻日美军基地决心
- 杭州亚运会观赛购票攻略来了,你最想看哪项?_看热讯
- 今日要闻!持续高温,小心热射病!常见症状有哪些?预防和现场急救知识了解一下!
- 【发现最美铁路】行走文化廊道,让八闽“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新视野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秘“智慧渔场”科技 打造“蓝色粮仓”_今日快讯
- 世界球精选!三峡船闸通航20年累计货运量达19.1亿吨
- 杭州亚运会观赛购票攻略来了,你最想看哪项? 环球微速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