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赵秀琳 通讯员 万正华 实习生 郭婧文)近日,在麻城市张家畈镇黄市坳村地质科普教育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布展工作。
大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黄市坳村位于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地质资源丰富,是中国科学院彭建兵院士的家乡。自2021年起,张家畈镇以“院士家乡行”活动为契机,结合省级“和美乡村”项目,在长安大学、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团队技术支撑下,将地质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成果以及和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致力将黄市坳村打造为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特色农产品产销、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于一体的湖北大别山地质文化第一村。
(资料图)
湖北大别山地质文化第一村
地质遗迹为基,锦上添花和美乡村
黄市坳村所在的大别山地区是全球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之一。距今2.5亿年的三叠纪时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大别地区发生了地壳的加厚和隆起、花岗岩侵入,后经抬升、剥蚀作用,使得太古代原始陆核成分出露地表,花岗岩等又不断地被大自然雕琢,逐渐形成如今雄奇险峻、巍峨隽秀的黄市坳村地貌景观。黄市坳村拥有各类地质遗迹19处,涵盖侵入岩地貌、褶皱与变形、峡谷和瀑布等7个景观亚类,地质记录跨越26亿年,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元古代斜长角闪岩、古生代变辉绿岩、中生代片麻状斑状花岗岩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新生代洪冲积物“五代同堂”,与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相映成趣。
地质记录“五代同堂”
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黄市坳村依托村内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众多的古树及古朴的民俗文化,以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打造以地质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地质+综合服务”模式的地质文化村,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新动能。
地质文化为魂,建设“特色版”和美乡村
“现在路面都刷黑了,门口的绿化多了,以前走的机耕路如今变成了致富路,到处搞得干干净净,回家就跟逛公园一样。”彭家垸的彭元英在门口笑着说道。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黄市坳村坚持地质文化与和美乡村同频共振,以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创特色等行动为抓手,有力推动地质文化与“和美乡村”双促进、双提升。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完成机耕路硬化黑化1.2公里,湾组路面黑化1.12万平方米、池塘清淤砌岸2口、拆圈拆厕30余间,改造花坛景墙1.8公里,立面改造50余户。依托优越的地质资源禀赋,目前已新建科普教育基地1座,建设地质文化长廊2条。同时,充分发挥干中求助、难中求成的精神,系统整合上级资金与捐资捐物近1000万元,有力保障了地质文化与“和美乡村”同步推进。
麻城黄市坳村
文旅融合为要,和美乡村焕然一新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黄市坳村以地质文化为魂,为和美乡村赋能,让一方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优化布局,再认识乡村美、再体验乡土情,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保护好,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致力打造“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特色版”和美乡村。
如今的黄市坳村,保护地质遗迹的理念蔚然成风,村民敬畏自然,热爱家园,珍惜地质遗迹,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地质文化村,换来了新面貌、新景象,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质文化村的“美丽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地质记录“五代同堂”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广东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如何快速提分(怎样才能快速进行 ldquo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rdquo 在线学习)
- 雅创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间接开展业务合作,现处于小批阶段 热门
- 动态:穿越波动 长盛基金11只主动权益产品近五年回报超60%
- 7死7伤,蓄意瞒报,立案调查!
- 今日观点!张帅遭遇单打12连败悲情尽显,吴易昺一轮游退赛提前结束温网之旅
- 环球简讯:世博如意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7月06日)
- 检修设备腾库容 确保安全度汛
- 霍达:“去风险化”或让欧洲错失历史机遇
- 记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志韧
- 原神琉璃秘境小中见大怎么过 世界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