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郭炫龙 通讯员 齐然然 吴庆伟)4月18日,走进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刘庄村心军家庭农场,放眼望去是一片片孕育着希望的虾塘,水面波光粼粼,村子风景旖旎,令人心旷神怡。“再过两三个月,这些池塘里的小龙虾就能出售了,今年小龙虾估计能赚个10余万元。”心军家庭农场主朱心军笑着说道。
上半年小龙虾卖完了,朱心军还闲不下来,紧挨着荷塘边还有着上千头小猪仔需要照看。早在2013年,外出务工的朱心军心里便萌生了开办农场的想法,回乡后便在村委会的牵头下,流转土地近70亩,用于建设家庭农场。一边经营着两栋猪舍,另一边种植农作物稻谷,种养结合的模式,使猪粪得以再利用,又让水稻吃上“营养餐”,节省一大笔肥料钱。
“养猪利润虽好,但污染环境,猪粪堆积时间久了,散发的味道引得周边村民频频投诉。”考虑到后期农场发展,朱心军一时间陷入了窘境。
刘庄村村委会知道情况后,联系襄城区农业农村局派科技员下乡进行指导,精准安全施用有机肥,促进种养结合,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区综合种养专业农民赴外地示范点参观学习。学习中,朱心军了解到生猪粪便、废水经过发酵池处理,生成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可用于养殖场照明,沼渣用于制作有机肥,而沼液则通过地下铺设的管道送到稻田里。“现在只要拧开‘水龙头’”就会流出‘自来’肥液,种田变得省时省力又环保,比以前干净多。”朱心军说道,“现在除了付给农产固定员工的工资外,扣除农忙时雇佣村民每人200元左右的用工成本、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等,一年下来还是可以赚到不少的”。
致富的背后是农业种养结合新技术的加持。多年来,朱心军靠学科技、跑市场,“摸石头过河”,2018年通过流转土地190亩,开始水产养殖养荷藕、小龙虾、甲鱼……不断丰富养殖种类,同时深耕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襄城区农业农村局按照2018年稻虾共作奖补政策,一次性给予了该家庭农场5万元奖补。现在,心军家庭农场的规模扩大到近300亩,养猪规模也扩大到7000多头,农场中稻虾养殖模式已呈现出产业链价值和增收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全面发力智能新能源 长城汽车强大阵容亮相2023上海车展
- 消费加速回暖 3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0.6%|每日观点
- 全球百事通!长和拟将意大利网络资产部分股权售予殷拓,有望获30亿欧元
- 友达展示 360Hz 高刷 49 英寸游戏显示器,5K 曲面超长带鱼屏
- 资讯推荐:卡地亚Baignoire系列灵感是什么(卡地亚Baignoire系列是什么)
- 欧联杯尼斯VS巴塞尔预测分析:尼斯进攻一般
- 全球讯息:韩国KOSPI指数4月19日(周三)开盘上涨4.18点,涨幅0.16%,报2575.27点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栏目小记者探秘警犬基地
- 铜峰电子:4月18日融资买入939.3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61亿元:热讯
- 世界上最大的猴子是什么猴_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