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欧阳易佳)今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了一起近日宣判的环评造假案。刘友宾表示,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对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环评”)环评造假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林某鑫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判处被告人汪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判处被告人谷某欢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判处被告人靳某燕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没收四被告人违法所得。上述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故意提供大量虚假环评文件,违法所得近80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扰乱市场秩序,危害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案件中依法被予以刑事处罚的人员,既有空壳环评单位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也有‘挂靠’的环评工程师,还有居间联络的中介‘掮客’,覆盖了环评造假的主要链条。”刘友宾表示,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
据悉,生态环境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一是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落实好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三是加快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系,切实筑牢源头预防第一道防线。
(责编:鲁婧、高雷)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公布!
- 【环球时快讯】中国星辰丨航天员上新啦!神十六乘组工种有新变化
- 强劲正青春!在宁波舟山港聆听中国经济心跳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站
- 走读中国 | 寿光之行,见证“一粒良种”到“一桌好菜”
-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丨我们在湿地生活:候鸟印记
- 前沿热点:行走江苏湿地城市| 从“濒危鹿”到“社会鹿”,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出亮眼“生态答卷”!
- 拓宽应用领域,释放发展动能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大数据观察)
- 灌溉任务完成!山西省最大自流灌区40多万亩农田进入播种期|环球观速讯
- 环球视点!新华全媒+丨Vlog:中关村论坛提前探
- 了不起的赶路人|车轮滚滚见证中国巨变!老司机跑货运25年见证“黔货出山” 每日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