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一条潇贺古道穿越崇山峻岭,北接潇水、南达临贺,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彼时的贺州,“商贾穿行,货运不息”,来自北方的各类商品经过这里到达南海,多元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兼收并蓄。
【资料图】
岁月流转。这座地处桂、湘、粤交界地的年轻城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围绕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这一目标,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一片片肥沃土地孕育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大湾区后花园”越来越靓……
近日,新华网“聚焦高质量发展”调研团队走进广西贺州市,了解贺州是如何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走出一条开放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引进重大项目 激发创新活力
重大项目是做强实体经济的发力点,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贺州市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新趋势和市场新需求,以大项目、好项目为主要抓手和支撑,促进碳酸钙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黄金珠宝等都市消费工业,加快发展无人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充满活力的东融经济带。
黄金仿制的国家一级文物麒麟尊。麒麟尊出土于贺州,是战国时期贵族所用的青铜酒器,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新华网 蒋颖 摄
从贺州火车站驱车15分钟,便到了位于贺州市平桂区的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在一家珠宝公司的设计室内,公司董事长吴翔与总设计师张爱华正在电脑前讨论设计方案。
“我们是2021年入驻产业园的,这里交通方便,开车走高速两小时回到湖南老家,坐高铁两小时就到深圳。当时经过了三次考察和比较,觉得贺州的营商环境不错,所以最终决定在这里投资兴业。”吴翔说。
“平桂区黄金珠宝产业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从‘无’到‘有’,已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平桂区乃至贺州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平桂区委书记朱建军说,目前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入驻企业72家,其中大湾区企业63家。2021年,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45亿元;今年1至5月,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过30亿元,预计全年可达百亿元。
为了引进企业和落地项目,贺州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可见一斑,平桂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开展驻点招商、“揭榜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引进了一批“强链、延长、补链”企业和项目落地产业园,企业享受“厂房租金前三年全免、后三年减半”的政策,以及审批落地、开工投产全程代办一站式服务。
今年,贺州市正抢抓新一轮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用足东融政策,用好开放平台,以项目为王,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合作。今年1-5月,全市新引进项目61个,投资总额213.29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项目46个,投资额151.29亿元,发展活力持续迸发,跑出东融“加速度”。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 新科技与新产品层出不穷 重庆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业含“新”量和含“绿”量
- 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 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有望迎来千亿市场 保险公司该如何深入参与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保险市场?
-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2022智博会聚焦“智慧城市”以线上方式举行
- 属医疗范畴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消费者还需谨慎选择
- 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服务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持续提升
-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世界第一 牵头制定标准体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
- 推广实施邮轮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门推动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