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从一组数字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新进步”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
在20个疾病领域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医师数量已达到428.7万人……国家卫生健康委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进展成效。一组数字,折射出这10年“新进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获批上市一类新药达80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域,国家卫生健康委自2008年以来,牵头组织实施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控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项支持获批上市一类新药达80个,是专项实施前的16倍。同时,在北京协和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109家委级重点实验室,省级行政区域实现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包括心血管领域等20个常见病、多发病疾病领域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生物医药领域已建成7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临床研究材料,在国际指南中的支撑力和占比较过去已有显著上升。在中国指南中,基于国人的临床研究材料的支撑力和占比也迅速上升,成为支撑中国临床指南的重要科学根据。
“近年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治理能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说。
全国全科医师数量已达43.5万人
医学教育的水平关乎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在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加强紧缺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师数量已达到428.7万人。其中,全科、儿科、精神科医师通过几年努力,分别达到43.5万人、20.6万人和6.4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295%、102%和173%。
2021年,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制度保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说,临床工作评价破除“唯论文”不是不鼓励临床大夫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些临床研究,是要重点评价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要引导医务人员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特别在职称评审中,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科学合理对待论文。
刘新民介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设立了“杰出医师奖”和“医疗技术创新奖”,表彰优秀青年医生,并鼓励广大青年医生创新医疗理念,改进诊疗技术。同时,切实保障住院医师待遇,今年5月,医院进一步提高住培学员院级基本绩效,鼓励基地科室根据工作情况发放额外绩效,增强年轻医生获得感、幸福感。
投入超6亿元重大专项经费研究儿童专用药
“儿童用药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说,儿童不同年龄生理状态差别较大,要做临床试验很难,国家专门组织了儿童药研发专项。
据介绍,为改善我国儿童用药状况,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已投入超6亿元经费,用于研究儿童用药。先后共分三批,公布了105个药物的研究计划。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了23个全国儿科相关单位,建立“中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协作网”,推进药物临床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和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国家医保局,共同推进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生产。
蒋建东介绍,在多个国家政策推进下,我国儿童用药有了明显提高。2021年,全国共有47个儿童用药被批准上市,明显改善了临床用药水平,其中14个纳入了优先审评审批,极大促进了儿童用药上市进程。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 新科技与新产品层出不穷 重庆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业含“新”量和含“绿”量
- 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 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有望迎来千亿市场 保险公司该如何深入参与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保险市场?
-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2022智博会聚焦“智慧城市”以线上方式举行
- 属医疗范畴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消费者还需谨慎选择
- 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服务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持续提升
-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世界第一 牵头制定标准体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
- 推广实施邮轮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门推动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