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为引领,持续在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就业服务上加码加力,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相关资料图)
拓宽就业渠道有“力”度
一是稳住政策性招录(聘)的吸引力。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推行“一岗一房”,提供周转房、公寓、家属安置、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一元民生”等系列配套服务,引进人才可享受最高12万元购房补贴、2至20万元不等的创新创业补贴和最高2000元/月的生活补助。2022年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00人以上,截至7月底,全市事业单位招聘3936人,较2021年全年增长63%;开发基层街道(乡镇)公共服务就业见习岗位,推动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见习200人以上。
二是进一步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对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前7个月,全市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7.11万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44.4万元。
三是充分挖掘灵活就业的潜力。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力度,帮扶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2021届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中5442人实现灵活就业,占全市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65.8%。
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度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就业转化导向。落实“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构建“政校联动”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和院校分包责任制,加快院校评价机构备案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高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4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97万人。
加强就业见习支持。实施梦想启航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通线上线下就业见习报名求职渠道。年初以来,全市募集教育、医疗、科技、行政、人力资源等就业见习岗位3439个,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99.03万元,认定就业见习单位151家,创新命名市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5家,并给予每个基地6万元的一次性创建补助。
创业带动就业高“热”度
一是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热情高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全额贴息政策,进一步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放宽对经营场所、设备条件要求的限制,允许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家经营。截至7月底,全市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789万元。
二是创业跟踪服务形成热潮。成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区,提供从注册、入驻、视频剪辑、直播间配置全程一站式服务,将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大中专学校学生学分管理,各级创业服务机构每年向有创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2000人次以上。
优化就业服务重“精”度
精密推送服务信息。发布《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致招用高校毕业生企业的一封信》,向高校毕业生推介求助途径、招聘渠道、机构目录、政策服务清单。
精简毕业生求职报到手续。取消高校毕业生持报到证才可办理档案转递、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盖章等相关手续,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细致掌握登记人员就业意愿、技能水平等情况,做到摸排记录实、就业状态清、服务需求准。
精准开展招聘服务。将线下招聘会和线上直播带岗相融合,吸引高校毕业生广泛参与,实现“网上淘岗”“码上就业”。截至7月底,全市开展校园直播带岗6场,累计观看量144.7万人次;通过“安阳人力资源网”“安阳公共就业”等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8场,参会企业9529余家,提供岗位2.6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2万余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 新科技与新产品层出不穷 重庆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业含“新”量和含“绿”量
- 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 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有望迎来千亿市场 保险公司该如何深入参与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保险市场?
-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2022智博会聚焦“智慧城市”以线上方式举行
- 属医疗范畴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消费者还需谨慎选择
- 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服务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持续提升
-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世界第一 牵头制定标准体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
- 推广实施邮轮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门推动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