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灵芝种植园内,智慧灵芝弥雾系统持续喷出水雾,为灵芝生长降温解渴。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新华网重庆7月15日电(韩梦霖)近40℃的高温下,林下灵芝种植园内的一朵朵灵芝却并不感到“渴”。在灵芝生长的坡地上,智慧灵芝弥雾系统持续喷出水雾,为灵芝生长降温解渴,始终保持一个湿润的生长环境。
(资料图片)
这是7月13日“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看到的一幕。
“林下喷灌系统具备水肥一体化的功能,可以满足中药材的水分和养分需求。在每年的夏天和干旱的年份,对林下中药材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顺镇新兴村天同仙草苑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喷灌系统通过管网输送养分,根据中药材生长规律“按需供给”,实现增质又增产。
在天同仙草苑中药材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黄精长势喜人,犹如一片“绿色金矿”。基地负责人表示,该村的森林生态良好,森林植被可以为中药材种苗遮阳保湿,种出来的中药材品质优良,不愁销路。这种“还原野生栽培”的林下种植中药材方式既不占用农田,也不砍伐树木植被,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金山银山。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坚持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涪陵区大顺镇镇长辛培常表示。据介绍,大顺镇充分利用辖区优良的生态条件,依托太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天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前胡、金荞麦、厚朴、灵芝、黄精、石斛等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5万余亩,种植面积占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的80%左右,年产值超过4000余万元。
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大顺镇还探索走出一条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今年,大顺镇投资五千万元左右的两个中药材加工厂投用后,将形成1.5万吨年产量的加工能力,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左右;同时,为实现中药材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该镇还规划建设了1600亩左右的大顺药用植物园,打造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科普、观光游览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据辛培常介绍,大顺镇中药材产业有力推动了全镇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产业基础。重庆天同公司总经理夏一中表示,中药材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看护,目前,种植基地内雇用了近50名村民,也给他们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
2018年该公司通过宅基地“三变”改革建立了“共享农庄”。“我以前在家里打零工,一个月最多赚1000多元,经济压力很大。后来到了共享农庄内务工,年收入从以前的万余元增加到七万余元,还解决了社保问题,一边上班还能一边照顾家里。”当地村民夏兴芳开心地说。
据了解,重庆市涪陵区也擘画了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蓝图,该区将在大顺、蔺市、同乐、龙潭等17个乡镇深耕中药材种植产业,“十四五”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金荞麦、前胡、紫苏种植基地。建成黄精、淫羊藿规模化林药套种基地,形成“不砍树也致富”的林下经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重庆市涪陵区大顺镇新兴村林下灵芝种植园内培育生长的灵芝。新华网 韩梦霖 摄
大顺镇“共享农庄”内展出的中药材产品。新华网 韩梦霖 摄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早已处于历史疲弱状态的英镑还会继续跌下去吗?
- 上半年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43.1亿元 同比增长6.5%
- 主产区产量下降已持续数月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乳制品价格可能还将保持强势
- 受到消费者热捧 虚拟服饰吸引众多企业入局 前景如何?
- 不得不“减添加”应对挑战 辣条能赶上健康化末班车吗?
- 6月北京成交量整体依旧处于偏低水平 买房者的观望情绪有所加重
- 一日往来湾区城市群之间 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
- 实施范围由5个行业扩大至17个行业 山东拓宽一次性稳岗扩岗补助受益范围
- 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资产端从普惠金融和个贷中寻找机会将成趋势
- 与正规APP的logo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 “李鬼”APP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