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曾经五进戒毒所蜕变成了志愿者 母爱和马拉松助力瘾君子重生
2021-12-30 09:15:33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

禁毒志愿者成先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郑轩 王茂辉

49岁的成先军曾是一名有着25年吸毒史,并在高墙内历经10年5次戒毒的瘾君子。如今,成先军历经6年不仅戒除了顽固的毒瘾,还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成为一名禁毒志愿者队伍中的义务宣讲员。

12月28日,成先军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我愿将自身的经历讲述给大家,呼唤至今仍沉沦毒品的人们,能像我一样战胜毒瘾,早日回归社会,回到亲人的身边!”

淘金成功染上毒瘾

成先军出生在湖北石首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1年,他来到广州淘金,生意顺风顺水,很快成为有钱人。

腰包鼓起来后,有社会上的朋友把“白粉”带进了成先军的视野。成先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没见过这种玩意儿,第一次觉得好奇,朋友让他试试,他就接过来吸了。“那时候,‘嗨粉’是一种时髦的象征。”成先军回忆道,吸毒上瘾后,他身体难受得要命,陷入毒潭不能自拔,身体开始变得羸弱,事业也摇摇欲坠。

1999年,成先军第一次被送进沙洋劳教所劳教戒毒。

刚到劳教所时,在多重折磨下,成先军甚至自杀过,后来在管教民警帮助下,他开始对自己吸毒行为感动痛悔,并下定决心:好好做人,早日脱离毒品。

两年戒毒结束后,成先军身瘾虽除,心瘾犹存。没过多久,在毒友拉拢下,他又复吸,很快被石首警方抓获,并再次送去戒毒。

就这样,在不断的戒毒、解除、复吸、戒毒的循环中,成先军进出强戒所4次,戒毒8年。

戒毒路上母爱如山

反复戒毒的日子里,成先军没有受到来自父母和兄弟的冷眼。

第二次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来回家后,成先军的母亲就寸步不离。儿子走到哪里,她就会跟到哪里,成为儿子的影子。当成先军再一次进到戒毒所的时候,母亲仍没改掉这个习惯,每天一起床,发现儿子不在家,就忙不迭地出门,满大街寻找儿子。

2015年春节即将到来时,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成先军第五次被送到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

“我们都要退休了,你还来啊!”戒毒所干警的话深深刺痛了成先军,他刷地一下红了脸。

想想过去的25年,自己没有尽到子女的本分,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他却还执迷不悟,成先军脑海里只想到四个字:无地自容。

在戒毒所干警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成先军熬过了生理戒断反应,脱离了毒品对身体的控制,他感觉意识变得清晰了。这种清晰也让他25年来第一次认识到,自己还活着,有生之年还有情要还、还有债要偿。

奔跑赢得人生马拉松

2016年下旬,强戒所成立了跑步协会等体育运动协会,成先军参加了跑步协会。

跑步协会吴队长是一名老干警,非常热爱马拉松运动,每个周三教学日,吴队长都会带领一群热爱跑步的戒毒人员到操场去跑几圈。被毒品摧残多年,成先军的身体非常虚弱。刚开始,他只能跟在后面慢慢走,100米,200米,一圈,两圈……

2个月后,成先军开始跟着慢慢跑了。“每次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吴队长就在旁边给我加油鼓劲。”成先军说。半年后,成先军竟然能轻松地跑完1500米,甚至3000米。

转眼又快到走出强戒所的日子,吴队长知道成先军是个“五进宫”的老戒毒人员,在晚上慢跑的时候教导他,“人之所以不断奔跑,是为了不原地踏步,你要想彻底告别毒品,就得坚持奔跑。”

在石首市禁毒办民警和社区康复工作者的帮助和鼓励下,成先军到劳动服务中心报名学习叉车,并顺利拿到了叉车驾驶证。“我先前犯过错,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再赢回别人的信任。”成先军说,他终于找到一个愿意录用自己的单位,从此早出晚归,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工作与回家陪伴母亲,成先军唯一的爱好便是跑步,每次都会跑10公里以上。

2018年,成先军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冲过终点的那一刻,他呐喊起来,似乎看见了母亲喜悦的泪水。今年5月,成先军在家乡石首参加了马拉松比赛,以完全健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三年里,成先军先后参加了5场马拉松赛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养活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尽孝心照顾母亲的晚年,是我最大的心愿。”成先军说。

如今,成先军还带动了好几名曾经的“毒友”参加跑步,用运动的精神感染熏陶,帮助他们成功戒毒。每年的世界禁毒日,成先军还受邀开展禁毒演讲,并成为一名禁毒志愿者。

“是母爱和马拉松呼唤我赢得新生!”成先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马拉松可以跑过终点,但他的人生不会停步。

关键词: 母亲 戒毒 毒品 马拉松 成先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