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持续两年不放弃,温情调解20多次,这才有了我们发自内心的和解。”11月5日,提起最近一次消费纠纷调解,家住安徽的孙先生感慨良多。
孙先生今年47岁,2019年花3.6万元在武汉市一家科技公司购买技术和设备,开了一家鱼疗店,但一直没多少生意。孙先生认为,公司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有问题,要求退还3.6万元。双方沟通无果,孙先生向武汉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第四市场监管所(下文简称“四所”)投诉。
四所第一时间与消费纠纷双方联系。企业表示,鱼箱是按照孙先生店铺的户型定制的,由于温度差异,孙先生购买的第一批鱼苗在店内出现死亡,公司专门补发过,并多次派技术人员上门调试设备。企业认为,孙先生生意不佳,是经营策略问题,与技术和设备无关。
第一次沟通,双方互不相让。四所并未放弃,不久后工作人员再次拨通孙先生电话。孙先生也逐渐打开心扉,他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全靠鱼疗店谋生,连开店的3.6万元钱都是找亲朋好友借的。眼下妻子生病,孩子刚考上大学,鱼疗店生意不见起色,一家人生活都成了问题。
四所所长马启辉说,所里跟孙先生进行了坦率沟通,帮助他理性看待开店经营存在的风险。工作人员又拨通企业电话,告知孙先生一家的现实困境。此后,四所工作人员到企业上门沟通不下6次,逐渐消除了企业与孙先生的对立情绪。
“从程序上看,我们已经履职到位,但履职到位不应是这起调解的终点,我们希望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直到今年9月,经过四所与双方20多次沟通,孙先生主动放弃索赔,企业考虑到孙先生的家庭情况,愿意为他提供爱心帮扶资金,前期已提供的设备留给孙先生继续使用。一起折磨双方两年的“心结”,在四所不懈努力下,就此解开。
在四所,这样的温情故事并不少见。去年,一位武汉市民网购时发生消费纠纷投诉,四所工作人员跟踪调解近两年,最终成功化解,双方表示满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更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更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引导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用心用情调解每起消费纠纷,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杨腾飞)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