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十有”安置!鄂东地震应急拉练模拟生死救援,确保受灾群众生活
2021-11-04 04:31:15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视频剪辑 黄忠

通讯员 林飞 童静

地震发生后,大地在颤抖。与时间赛跑,和死神较量。学校、社区等单位第一时间采取多种方式迅速组织群众疏散转移,开展自救互救。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就此展开。

别慌,这只是11月3日鄂东地震应急拉练暨鄂州市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现场发生的一幕。演练模拟当地发生4.9级地震,湖北多地多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开展人员援救、道路、电力、通信抢修、群众安置等应急救援演练。

当地政府向指挥部报告,此次“地震”造成7间房屋倒塌,30余间房屋受损,12人受伤,灾区的水、电完全中断,部分道路交通瘫痪,可能有少数人员被困。

灾情就是命令,综合演练指挥长下令:全力组织力量搜救埋压被困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全力安置好受灾群众。

参加演练的队伍

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公安、消防、卫生、电力、通讯等应急队伍和基层干部300余人迅速深入受灾地区,疏散安置灾民、运送救治伤员、维护灾区交通、治安秩序,全力开展救援。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地震”发生后,社区群众采取了短信群呼、应急广播、敲锣、吹哨、登门入户等多种方式,迅速组织群众有序转移,群众相互帮助,解救被困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简易包扎。

汶川地震时,据有关部门统计:被救出人员约8.7万人。其中自救、互救人员约7万人,占80%;专业救援队救出1.7万人,占20%。“这也说明,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自救、互救,是减轻灾害损失最有效措施之一。”现场救援人员告诉记者。

鄂州消防紧急救援

在搜救现场,鄂州市应急管理局救援队迅速到达,架设照明设备、利用生命探测仪搜索被困人员。应急照明灯塔可升至3.8米,提供灾难现场100平米的照明范围。生命探测仪可以利用微波信号搜索约120度扇形范围内是否存在生命迹象,最大深度可达18米。与此同时,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携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热成像仪等装备开展搜索,在寻找到被困人员后,迅速打通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救至安全区域。

消防队员运送伤员

经过消防队员的全力搜救,所有被困群众都被安全救出,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随后用救护车转送伤员前往医院救治。

现场处置火情

在演练现场,当地政府设置集中安置点,按照“有吃、有喝、有住、有穿、有标识、有地方洗澡、有医疗服务、有管理人员、有受灾群众救助台帐、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临时党支部”的“十有”标准,及时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点除搭建帐篷,安排简易床铺外,还提供了棉被、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发放了应急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集中供应开水,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应急保障电源

“演练很成功!”鄂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赵瑞安介绍,演练突出练指挥、练程序、练协同、练保障,重点解决灾害发生后容易出现的“断”、“慢”、“乱”等问题,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锻炼了队伍。

据悉,湖北省地震局、武汉市地震局、黄冈市应急管理局、黄石市人防办、咸宁市应急管理局、仙桃市应急管理局、湖北省地质五大队、鄂州市蓝天救援队、鄂州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要素参加了此次演练。

关键词: 模拟 群众 受灾 确保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