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磊
通讯员 陈在 谭浩
听闻镇里组织募捐成立教育基金,75岁高龄的老奶奶冒雨来到现场,颤巍巍地拿出一万元。“这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希望娃们好好读书,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近日,大山脚下的恩施市龙凤镇秋雨连绵。当地在此举办“情倾龙凤·放飞希望”大型现场募捐活动,70余名乡贤出席活动现场,共同庆祝龙凤镇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歌声、朗诵声、掌声、笑声、感谢声,回荡在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操场上空。
此前的10月14日,龙凤镇政府发出募捐倡议,号召从龙凤镇走出的能人和乡贤为家乡捐款捐物,成立教育基金,帮助当地留守家庭的读书娃,也为龙凤镇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各界人士纷纷联系基金会筹备方,表达捐款意愿,“反哺家乡是每一个龙凤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龙凤镇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广东恩施商会副会长陈虹得知后,特意从广东赶回恩施,参加现场活动。
在各村和社区干部的号召下,龙凤镇许多居民也主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家住龙凤社区,今年已75岁高龄的肖本菊老奶奶说:“下一代是我们的未来,这1万元钱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希望同学们好好读书,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人才辈出,国家才会兴旺,我愿意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正在受教育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勤奋读书,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才。”当日,肖本菊向龙凤镇教育基金会捐赠1万元。
肖本菊1947出生于龙凤镇龙凤社区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勤劳吃苦,每天与老伴起早贪黑,每季节都有吃不完的蔬菜,送给周边邻居。肖奶奶说:“我现在年龄大了,希望把这些钱用到更需要的人身上。这些钱是我和老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我要把这些钱留给国家的下一代,为党和国家争光。”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养育了我,我要爱党敬党,我要用行动来践行的一言一行。”这是肖本菊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刻在了她的心里。如今,她是善举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据悉,龙凤镇教育基金账号设在恩施市慈善总会,截至目前,累计收到线上线下现金捐款超150万元。
活动结束后,乡贤们在龙凤镇精准扶贫中心会议室集聚,该镇党委书记程俊毅和大家畅谈龙凤镇发展形势,会场暖意融融。
“截至202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2.38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32:49:19优化为29:36:35......”该镇镇长彭滔以直接的数据和简明的语言带入话题“倾听乡贤心声,凝聚乡贤力量,共谋发展新篇”。
“能够安放灵魂的地方才是故乡。龙凤坝是一个让我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听了书记镇长的发言,我仿佛看到一幅美好的蓝图正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三龙坝村乡贤代表李翔发言说道。“龙凤镇是最有潜力的乡镇,建议加大对本土企业的培植。”
乡贤们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围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探讨形式、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我们乡镇的旅游产业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并没有活起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缺少专业的运营团队,没有回答好这样几个问题:游客为什么来,来了游什么、吃什么、购什么?”三河村乡贤谭远峰经营了一家名叫巴乡古寨的餐饮店,他表示,因为自己提供的并不是单纯的餐饮服务,而是集民宿体验与土家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旅游餐饮,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是恩施市招商对象,但目前在厂房建设和员工招聘方面都存在困难,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龙凤镇店子槽村乡贤代表表明自己面临的困难,希望得到解决。
“好,我们会尽快组织专班到你们现场查看,尽可能帮助你们解决现实问题。”程俊毅认真记录回答。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