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倩倩、通讯员程莎)面对纠纷时,“对簿公堂”之外还有什么途径可选?10月28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法院联合江汉区总工会、妇联、工商联,以及湖北省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湖北自贸区知识产权和商事调解中心、江汉区众合法律服务中心等9家特邀调解组织,召开了“一站解纷,你我共建”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共商深化诉源治理的目标及路径,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近两年,江汉区法院通过特邀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打造“法言她语”诉调对接工作室、民营企业诉调服务站等诉调对接品牌,多元解纷工作初具成效:受疫情影响,希望解除合同、减免租金的小经营者顺利退租;因开发商违约逾期办证,权利受到侵害的业主成功拿到了违约金;因银行卡被盗刷,信用受损的金融消费者信用得以修复……
会上分享了一些调解成功案例。例如,曾某等100名业主与武汉某集团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通过“示范诉讼+诉前集约要素式”调解方式,化解了纠纷;因为疫情,一大批信用卡持卡人逾期还款被起诉,特邀调解员发挥熟知金融政策的特长,经过反复磋商,为38人次达成了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省下近11万元。
推进会上,江汉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对诉调对接工作指引、特邀调解组织及特邀调解员管理细则做了说明。与会的各调解组织对诉调对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据了解,今年以来,江汉区法院累计将8869件案件导入诉前调解,成功化解1398件,其中739件完成司法确认,涉及标的金额达1.4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达100余万元。调解未成功的案件,已完成9826项诉讼准备事务工作,为后端诉讼案件节约审理时间15.93天。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