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落实科技创新“1+4”文件精神 湖北组建7家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
2021-10-22 20:46:18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 通讯员孙刚、张为、丘剑山)10月22日,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首批7家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集中签约,正式启动建设。作为新型研发机构,这7家平台瞄准人工智能、光电显示、新药创制、先进纤维材料、智慧交通、工业互联和航空装备等湖北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发展壮大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湖北省人工智能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武汉东湖科学城,由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武汉工程大学张彦铎教授团队领衔,重点围绕智能感知、智能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技术与数字制造、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等方向开展研发活动。

湖北省光电显示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武汉东湖科学城,由中科院院士沈家骢团队、中组部引进高层次人才陈鼎国博士领衔,重点围绕低成本高精度微纳加工、先进电子材料和光电集成器件、芯片、低间距的封装等发展方向以及湖北省光电显示产业链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湖北省新药创制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武汉东湖科学城,由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李明院士团队领衔,重点围绕慢性病药物靶标发现、原料药制备、药物制剂、临床前研究、药物生产安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开展研发活动。

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武汉庙山经济开发区,由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王金凤教授团队、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团队领衔,重点围绕耐极端太空环境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宏量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柔性可穿戴制品、耐高温新型高性能纤维的制备技术与装备等开展研发活动。

湖北省智慧交通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由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殷承良教授团队、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邱志军团队领衔,重点围绕路车智能融合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道路设施状态智能联网监测预警、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态势综合感知与诱导等开展研发活动。

湖北省工业互联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宜昌高新区,由中国工程院严新平院士团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资深教授毛国强团队领衔,重点围绕数字对象架构技术、自主诊断技术、数字纽带技术、边缘计算等开展研发活动。

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位于襄阳高新区,由中国工程院李椿萱院士、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专家吕明云教授团队领衔,重点围绕通用航空试飞验证与应急救援、大型无人直升机整机设计制造、航空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等开展研发活动。

省科技党组书记、厅长王炜介绍,为贯彻落实我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1+4”系列文件精神,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四梁八柱”,省科技厅在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谋划上突出重点产业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强调轻资产运行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功能定位等五方面考虑。在总体建设上,围绕“51020”现代产业集群,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为重点,以市场化运营机制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动力,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功能合理、特色鲜明、运营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在全省尽快形成全链条融合创新、多要素协同配合、全方位开放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为科技强省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 落实 科技创新 文件精神 湖北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