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王晶 游达
家住武汉市青山区的老人王爹爹(化姓)多年前因与儿子们发生矛盾,住进了养老院,此后,他和孩子们的往来越来越少,后一纸诉状将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经青山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调解,化解了父子之间多年的积怨,一家人度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因保健品父子不和
王爹爹今年89岁,老伴早年去世,膝下有两个儿子。多年前,王爹爹不听两个儿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购买了大量保健品,因而被骗,也因此事,王爹爹和两个儿子发生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子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家庭琐事矛盾频发。2016年,在王爹爹一再要求下,他住进了养老院。分开居住后,父子之间来往越来越少,每到逢年过节,看到别的老人和自己的孩子团团圆圆,王爹爹的心里更不是滋味。
近些年,王爹爹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需要孩子陪伴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王爹爹时不时向孩子们提出想更换养老院的要求,一次两次,两个儿子都还愿意签字配合。再后来,王爹爹三天两头就提出要求更换养老院,两个儿子认为父亲一定是跟买保健品一样“受人蛊惑”,对老人的意见置若罔闻。虽然养老院有时也参与调解,但父子双方都一肚子怨气,拒绝和好。今年8月,王爹爹一纸诉状将两个儿子告到了青山区人民法院。
法院受理后,考虑到本案为赡养纠纷,父子对簿公堂更容易激化矛盾,为了方便其诉讼,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决定约上王爹爹的两个儿子和他的老战友一同到王爹爹所在的养老院开展家事调解工作。
父子三人重归于好
9月16日一早,法官陈倩倩便带领法官助理、书记员驱车30多公里来到王爹爹所在的养老院,在养老院的帮助下,他们把会议室布置成简单温馨的调解室,组织双方调解。调解过程中,王爹爹提出希望两个儿子每周看望他一次,并且帮他从黄陂区的养老院转至青山区的养老院。两个儿子表示可以每周看望父亲,但不同意父亲换家养老院的要求。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为了安抚老人情绪,法官先将两名儿子支到调解室外,耐心地和王爹爹拉起了家常。渐渐地,王爹爹向法官道出了心底话,他坦言两个儿子其实很孝顺,此前生病住院都是两个儿子不分昼夜地陪在身边,悉心照顾。“就是我个性蛮犟,什么事情都要听我的。之前听说保健品好,我不听孩子的话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堆,被骗了不少钱。因为好面子,孩子唠叨几句我就骂,最后我就搬到养老院自个儿住。”老人说到动情处,眼眶满是泪水。
法官见王爹爹情绪缓和,便劝解王爹爹多听一听子女的建议,家和万事兴,一番话说得老人频频点头。随后,法官又来到调解室外,做两个儿子的工作,劝说他们多体贴年迈的父亲。
经过劝说,最终父子三人又在调解室面对面坐下,王爹爹向两个儿子坦言想转至青山的养老院主要是想离家近一点,希望家人经常来看望他。两个儿子看着坐在轮椅上颤颤巍巍的父亲,眼眶湿润了,心也软了下来,表示会尽快帮助父亲办理完转院手续,一家人和和睦睦吃个中秋团圆饭。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