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一美容院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女顾客在喜悦整形医院手术失败后,因修复和退款遭拒绝而维权,却被医院法人刘某明言语辱骂、威胁、殴打,并被逼迫“自愿”签订和解协议。9月9日,济南公安发布声明称,经立案侦查,刘某明涉嫌非法拘禁罪。
从言语上的羞辱,到肢体上扇耳光、殴打,还威逼签订和解书,并以顾客父母和自身安全威胁不许继续投诉,很难想象这是整形医院法人面对消费者维权时的行为。采用强制方法剥夺顾客的人身自由,施加暴力手段,损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节达成的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而该整形机构逼迫顾客签订和解协议的行为,违背了自愿平等的原则。由此可知,该整形机构法人法律意识淡薄,缺少对法律的尊重,以私利为上,罔顾维权顾客的合法权益,将顾客的维权行为视作“造成麻烦”的事件,试图通过暴力解决。这种用暴力野蛮的手段处理问题的思路,违背了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整形手术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手术都存在风险。同时,出于审美和理解的不同,整形手术的效果评价有可能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相较于一般手术,整形手术后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可能更多,也就更要求整形医院方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积极探讨处理术后纠纷的合理措施,使得整形全流程规范高效。该整形医院法人未以平等的姿态对待维权的顾客,缺少对行业的敬畏,难以体现其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各大医美整形机构在医美赛道上疾驰,中国医美服务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20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2020年医美行业累计融资或募集金额达到了802.30亿元。发展的背后,医美机构的纠纷也有增多的趋势。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量增长近14倍。整治医美行业乱象,减少医疗事故是推动医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除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外,还离不开多方联合发力。从供给端的角度出发,规范医疗器械的供给,推动技术成熟;加强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核,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注重行业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提升其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从监督端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的有效监管,打击“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术”等损伤身体健康的项目;破解维权困难的问题。
追求美是人的权利,医美行业从业人员应该不忘仁心,提升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帮助顾客增进形象美感和自信心,助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倩(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刘海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