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东湖评论:制止流量造假,促进良性竞争
2021-09-03 04:45:46 来源:荆楚网 编辑:

近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这是继“清朗”专项行动后,对滋生乱象的根源进行精准打击,彻底断绝了靠炮制流量,再收割流量的套路,让人拍手称快。

互联网时代市场热度被数据量化,追逐流量是市场经济行为,本身没有错,但当流量成为唯一评判标准时,作品本身的价值就会被忽视,竞争也会失序,“流量造假”便成为了必然。相比提升作品质量,炒作更容易获得流量,哪怕谩骂不绝于耳也在所不惜。于是花钱打榜、集资应援、谩骂互撕、恶意造谣、人肉搜索等恶性事件在“饭圈”频频发生,比如今年5月的为爱豆打榜“倒牛奶”事件,还有近日的赵丽颖粉丝互撕事件。部分艺人不思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即便演技不在线、台词靠数数、唱歌靠调音也不在乎,只要“颜值”高,靠炒“人设”就能获得顶级流量。

“流量造假”是对行业生态的严重破坏,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虚假流量并不能反映艺人的实际影响力,更不用说专业能力了,没有像样的作品,却能成为顶流明星,起到了非常坏的示范作用,整个行业都被“流量至上”的观念笼罩,还有多少人愿意潜心搞创作呢。各类市场资源都涌向没有实力却拥有虚假流量的明星,不仅让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还挤压了德艺双馨、埋头创作的老艺术家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各类媒体长期被“饭圈”乱象刷屏,让本就凤毛麟角的高质量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得不到足够的展示机会,无法获取应有的回报,后续创作无力。

好的作品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打磨,还需要足够的制作资金支持。在不影响作品质量的前提下,为明星效应适当增加片酬本无可厚非,但流量明星越来越高的片酬却成了行业“毒瘤”。比如最近陷入利用“阴阳合同”偷逃税丑闻的艺人,被爆出片酬竟然高达1.6亿,远超合理范畴的“天价片酬”,必然会挤占本该用在制作上的经费,导致精良的作品越来越少,而投资方为了收回增加的成本必定会更加肆意炒作明星来获取流量,这让市场竞争掉入恶性循环的陷阱。

取消艺人排行榜,可以促进艺人投入更多心思和精力来提高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在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排行中,降低签到、点赞、评论等指标权重,增加作品导向及专业性评价等指标权重,就是要杜绝为炮制流量而进行脱离作品价值的肆意炒作,打破“流量为王”的魔咒,促进形成不断提升作品质量的良性竞争环境。

来源:荆楚网

作者:韩元元(襄阳南漳县)

关键词: 东湖 评论 制止 流量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