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学生走红毯,穿过各式各样的气球拱门。
9月1日,武汉市29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学,150余万名学子返校。上午7时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探访多所学校发现,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开学第一课”讲活党史。
图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每间教室都备有口罩、手消和测温枪。
折只“红船”扬帆起航——
“我要努力学习,当一个好少年”
间隔一米提示线、红外线测温棚、留观室……迎着清晨7时的阳光,一年级新生家长陆续送萌娃来到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校门口。“我们家就住在学校旁边,走过来5分钟。”一年级1班刘同学背着书包,在爸爸妈妈和7个月大的弟弟护送下,高高兴兴地通过测温棚,走上红毯,蹦跳着穿过“新学期 新起点”的气球拱门。
“孩子们,新校园欢迎你们!”现场,两个约2米高的北极熊和大熊猫毛绒玩偶不时与萌娃们互动,让校门口成为孩子和家长们争相合影留念的“网红打卡地”。“防疫要严格,但开学氛围要轻松。”钟家村小学校长朱永军早早就在校门前和老师们一起迎接新生,“我们是一所新校,今年秋季开学,新生均为一年级学生。”
图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一年级新生合影留念。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三里坡西校区负责人周园介绍,8月14日前,学校逐一电话通知新生家长,组建家校沟通群,每日上报学生健康状况,并制作新生入学健康登记表,学生全部凭登记表测温入校。每间教室都备有口罩、手消和测温枪,老师会提醒学生注意手部卫生,并在中午、放学前为学生两次测量体温。
走进校园,形似飘带的教学楼里,30间教室宽敞明亮,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室、录播室、阅览空间、创客教室、VR虚拟实验室等20余个功能室,一应俱全。教学楼外,操场、环形跑道成为孩子们室外活动的好去处。
“我要成为学霸”“我要努力学习,当一个好少年”……在操场上的升旗主席台前,240余名一年级新生,每人折了一支红色的纸船,写上自己的心愿,贴在“强国有我 传承红船精神”的展板上。
图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学生们每人折一只“红船”,贴在展板上,传承红船精神。
随后,全校师生开始同上“开学第一课”。红歌颂党、诗歌颂党、党史知多少……“长大后,我要向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收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视频后,一年级学生周静姝对老师说。
“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汉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汉阳区上好“红色课程”,做实“红色实践”,学深“红色榜样”,“三红”并进,多措并举,赓续百年红色精神血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
图为:钟家村小学三里坡西校区,学生参观“党的光辉历程”展览。
感受榜样的力量——
“党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
与此同时,汉阳区、武昌区、江岸区等多所中小学,也以各种形式,通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讲述最鲜活的党史。
在汉阳区郭茨口小学,近1200师生以武汉市红色教育资源图谱为蓝本,结合暑期打卡武汉红色基地的经历,讲述系列红色故事,并用图说心语的方式,讲述“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故事,点赞时代英雄人物。
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近千名学生双手交叠于腹前,用传统的拜师礼,感谢师恩。曾经支援雷神山医疗队的护士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熊晶,作为“开学第一课”讲师,向师生现场讲述抗疫故事。学生们在激昂的鼓声中,齐明志向:“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
在江岸区鄱阳街小学,校门外一面“巨幕墙”上,以太空蓝为底,两侧是航天英雄、抗疫白衣天使和奥运冠军等,吸引不少同学们和家长合影留念;在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学典礼上,空军预警学院基础部政治理论与人文教研室副教授王蓓,以东奥会冠军为例,为全体师生进行《有一种骄傲,叫中国》主题分享;三眼桥小学的“阅读明星”则为师生带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精彩朗诵。
“有一朵小奇花,不怕风吹雨打,大雪压不弯,狂风吹不垮。”来自长春街小学天地、永清、东西湖及蔡甸四个校区的同学们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共上“开学第一课”,随着动人婉转的《孩子剧团》多幕剧主题曲歌声,一支“红色剧组”亮相引燃校园。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