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打工年年愁,天天加班像只猴,不知何年才出头。”一首打油诗,写尽了“打工人”因超时加班引发的辛酸和无奈。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十件超时加班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明确给超时加班划出一条法律的“红线”。超时加班等于违法的消息一经报道,瞬间引发网络热议,网友纷纷留言反馈:“希望尽快落实! ”
劳动者依法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益,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近几年来,某些职场加班文化盛行,并从企业个别行为逐渐蔓延成行业普遍行为,超时加班大有成为常态之势。前有“超时加班等于福报”的“福报论”,后有“混日子就不是我兄弟”的“兄弟论”,用言语美化“违法”行为,屡屡挑战“打工人”的底线。
当求职者供大于求时,企业滋生出傲慢的情绪,逐渐蔓延为对员工缺乏必要的尊重,超时加班这一现象,就是这种雇佣关系失衡的体现。在“伪奋斗”的裹挟下,企业将员工视为“自己人”,将员工的私人时间占用。破解超时加班这一现象,还需企业将员工作为平等的个体,从根本上尊重“打工人”,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
现代社会,“打工人”与企业的关系既不是狭隘、简单地金钱雇佣关系,也不是水火不容、方枘圆凿的对立关系,而是合作、互助的“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关系,是双赢、共好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企业拿出诚意尊重每一位“打工人”,维护每一位“打工人”的正当权益,“打工人”也会以“企”为家,踏实肯干。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每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就如同“尘雾”“荧烛”般微小,但千千万万个“打工人”汇聚起来,也能“补益山海”“增辉日月”。现在全国通用的健康码,就是杭州一群最早复工的互联网“打工人”,天南海北、自发行动,在网上沟通交流凝聚智慧的力量。他们仅用4天时间便研发出健康码,在杭州余杭区率先推出,随后仅用7天时间将健康码到推广杭州全市,推广到浙江全省,最终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全国版“健康码”中国速度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留着汗水为生活而努力打拼的“打工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伟大,让每一双努力的手都值得肯定,让每一个奋斗的“打工人”都值得尊重。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晓雨(宜昌点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