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二级调研员史登华登陆电脑上的应急管理部云平台,点开“灾害风险信息监测预警报送子系统”,近期全省报送的灾害风险信息以及相关处置情况一目了然。我省创新探索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制度已为多起成功避险争取到“黄金时间。
8月22日,十堰市黄龙镇遭遇强降雨,大沟村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立即开展安全巡查,当走到大沟村三组的产业基地时,他发现上方的山体有树木变得倾斜,山脚下的路面上有零星碎石,凭借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判断,此处山体随时有发生滑坡的风险。于是,他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告。随后,村委会一边向镇政府报告,一边按照指示迅速派人值守,并在风险地段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同时,出动人员和设备现场疏通道路、加固山体。25日中午,此处风险隐患已被成功处置,未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避险,得益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首次创新探索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制度。省应急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把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工作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建设创建工作统筹起来,打破行业壁垒,和气象、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形成各类灾害预警信息、风险隐患发展动态即时共享。同时,还建立了灾害风险会商机制。
初步形成的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报送体系在防灾实践中不断发挥作用。6月28日,黄冈罗田县匡河镇分水岭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在暴雨来临时巡查,发现七组鄂家塆水塘的水特别浑浊,他感觉不对劲,于是多看了一眼,进一步排查后发现了山体滑坡险情。上报后,县、镇两级迅速按照应急预案,在险情发生前及时转移群众。事后经测量,此次滑坡直接威胁财产逾600余万元,如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月7日凌晨5时40分,宜城市李湾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在巡查辖区内的重点水利工程隐患部位时,发现该村四组一口堰塘存在溃坝风险,上报后,成功处置了该险情,保护了堰塘下游14户居民3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农作物经济损失66万元。”
截至目前,各市县收录并处置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有效信息2000余条,发出灾害风险提示近100余条。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雯洁、通讯员李伟、邓莉)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