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东湖评论:还未成年人一片清朗网络空间
2021-08-21 11:46:08 来源:荆楚网 ​ 编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近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如此庞大的数据体量告诉我们,我国未成年网民日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而网络环境好似一把“双刃剑”,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饭圈”追星乱象、网络“三俗”、网络欺凌、不良社交行为等7类危害未成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正在潜移默化、深层次的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观、价值观的塑造。如何“培育”好未成年网络环境的“优质土壤”,不仅要斩“坏草”除“恶根”,扬“清风”激“浊气”,还要春风化雨、循循善诱,让祖国花朵在一片“晴空”下茁壮成长。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以“一法一决定”为两翼,完善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体系,强化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营利的惩戒惩处。用“法律准绳”设立“安全网”和“防火墙”,明确未成年人上网“可为”和“不可为”。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针对例如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互联网新兴事物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用辩证思维分析其中利弊,既要未雨绸缪“预判”坏结果,也要正确看待“把握”好方向,防止矫枉过正、一刀切。

如今互联网很多视频平台运用数据化、商业化算法机制,以吸引用户主动点击,这种机制让大多数媒介素养和判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难以抗拒。尽管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也必须从履行法律义务和担负社会责任角度上出发,开展自我净化,从“源头”堵住“漏洞”。完善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平台的准入和管理条件,设定年龄分级、限制时长、时间段和流量,筛选过滤不良信息,拣选传递正能量,互联网平台要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让未成年人更好“触网”不仅仅要“线上”下足功夫,还要通过家庭和学校两层面“线下”多措并举,家长要为孩子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仅要警惕未成年人“网瘾”,更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陪伴,进行面对面交谈,帮助孩子理性看待一些“热搜、热点”事件、一些“次元、饭圈”文化。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辅助对未成年人甄别网络信息的引导,提高未成年人对网络环境的感知和判断能力,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侧面辅助未成年人构建完整人格。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数字时代发展的未来,对待未成年人的发展和保护,离不开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政府、平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关注,形成合力、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君倩(宜昌点军区)

关键词: 东湖 评论 未成年人 一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