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湖北省制定《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
2021-08-14 18:45:51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当前,全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局部降水量突破500毫米,部分稻田受灾。鉴于强降雨仍在持续,为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对在田水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省农业农村厅联合“515”院士专家科技服务行动水稻团队制定《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受灾地区因田因苗科学开展抗灾生产,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

我省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左右,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指导意见》对短期受淹水稻的田间管理进行分类指导。

全省再生稻头季正处于收获期,连续阴雨天气和淹涝可能会导致穗发芽和倒伏。建议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受淹倒伏和穗上发芽;抢时收割,组织调度农机装备,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倒伏田块,酌情组织机械或人力收割,避免稻穗发芽;抢晴烘干,收获后及时烘干或晾晒,防止稻谷霉烂变质。 

针对中稻(含一季晚),淹水对产量影响程度取决于淹水时间、水深、水温及水质和流速等因素,受灾后必须察看幼穗和根系是否坏死。若没有坏死,可以加强涝后补救管理,减轻灾害损失。建议尽早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渍水,及早使水稻叶尖露出水面,尽量缩短受淹时间,减轻受灾损失;及时扶苗洗苗,随退水涝去漂浮物,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科学补充施肥,可在排水后3天以内,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综合防治病虫,退水后应及时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同时加强防控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双季晚稻正处于分蘖期,此时秧苗耐淹性较强。建议及早排水洗苗,清洗叶片上的泥浆,排水时保持适当浅水层,防止灾后升温过快造成青枯死苗。同时,补施速效肥料,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生长。

关键词: 湖北省 制定 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 水稻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