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天气闷热难耐,武汉市月湖畔琴台栈道,一位白发老者的身影再次出现。他俯身捡起零星的垃圾装进携带的黑色口袋中,并成功劝阻数位多竿垂钓者。当天巡湖共耗2个半小时。
一晃11年,这位名叫文昌植的老人已巡湖1883次,走了7119公里。6月5日,他入选国家文明办和生态环境部联办推荐的“2021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昔日垂钓者成了“民间湖长”
“垃圾捡一点就少一点,我梦想月湖有一天恢复清波荡漾的样子。”最近,温度忽上忽下,文昌植血压有点不稳定,他稍有好转,闲不住又来到月湖边巡湖。
文昌植曾是武汉市汉正街的一位老板,2010年,未满60岁的文昌植把生意交给两个儿子打理,自己四处去钓鱼。经常去汉阳月湖垂钓的他,发现月湖水面上漂浮着不少纸屑和包装袋。每次钓完鱼,他都会绕湖走上一圈,把能捡到的垃圾都捡走,发现有人乱丢垃圾,他就出言制止。
当年,文昌植加入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此后,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去月湖巡查,捡拾垃圾,监测水质。
当他得知随意垂钓会对湖泊水生态造成破坏时,他毅然收起钓竿,将这个爱好永远地藏在了心底。不仅如此,他还从身边人开始做工作,陆续劝阻多名钓友“改行”,甚至也加入了水生态保护的志愿者队伍。
文昌植说,和月湖一起待了20多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也该为它做点儿事。2012年,武汉市开始推行“湖长”制,在全市广泛征集“民间湖长”,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武汉从事生态环保公益事业的第一批民间湖长。大家亲切称他“白发湖长”。
11年巡湖他走坏了20多双运动鞋
今年3月中旬,68岁的文昌植正在月湖旁巡湖,接到反映有人在湖边准备下地钩钓鱼,他立马赶到现场劝解。
“你凭什么多管闲事?你一个月拿多少工资?”一开始,钓鱼者并不配合,还提出反问。文昌植蹲在其身边,细语轻声地和他讲起了故事。“我在担任月湖的民间湖长之前,也跟你一样,经常在这里钓鱼。但后来我了解到,钓鱼对湖泊生态破坏很大,所以就收起了渔网和鱼竿。”文昌植顿了顿,接着说,“我志愿保护月湖,不拿一分钱。你应该就住在月湖附近,你愿意看到好不容易治理好的月湖,又被破坏和污染吗?”听到这里,垂钓者收起工具,默默离开了。
文昌植晚年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在了环保、公益等活动上。有记录的巡湖就有1883次,步行7119公里。
2017年3月,文昌植接到市民反映,月湖迎波观鱼景点处臭味难闻。文昌植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有一个一尺多宽的排污口在向月湖流着污水。他迅速向月湖的官方湖长反映,汉阳区水务局赶到采取截污措施。
文昌植还组织了十个护湖小分队,不定期在月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打捞浮萍、围剿福寿螺。时间一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文昌植,遇到有人破坏月湖环境,总是第一时间向他报告。
2017年,文昌植被推选为武汉最美志愿者,2019年6月5日,文昌植获得了武汉市环保大使称号。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祖孙三代接力守碧水
在文昌植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江河湖泊的队伍中。孙子孙女从小就参加环保公益活动。2020年8月,文昌植的小儿子文国荣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担任汉江硚口区汉正街段河长,继续他的环保公益事业。
他发挥自己曾担任汉正街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理事的身份,发动汉正街多个个体商户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还拜访硚口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在协会的号召下,硚口区近千名私营业主在河湖保护承诺书上签名。多位小老板还担任起硚口区的民间河湖长。
一次活动中,文昌植偶然发现了留学生的身影,活动结束后他专程去拜访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组织了一批留学生志愿者组成志愿队,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水生态问题,现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从事环保公益活动之初,文昌植就不仅仅关心水清的问题,更关注怎样岸绿。他发动硚口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成员募捐3万元,在月湖边种下两片生态林。
9年过去了,近百株高大的白玉兰和香樟树耸立在月湖边,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仍定期在月湖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11年环保公益路上,文昌植一共拍了3000多幅图片,包含月湖、墨水湖、张毕湖、竹叶海和汉江。
他记下了满满8大本《爱我百湖——民间河湖长工作手册》,还创作了12首诗歌来赞美身边的环保人士。他说:“生态环境的好坏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乡的江河湖泊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地守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王彬彬)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