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实习生 张儒越
6月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省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第一批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情况。
湖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曾群说,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根据省教整办部署和司法部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案》《工作清单》及《考核评估指标》,成立5个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分项整治、分类督导、分期评估、统筹推进。已同步出台《湖北省监狱系统执法规范化手册》《监区重要执法工作集体审议办法》等9项长治长效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曾群说,省司法厅着力解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法治“店小二”,出台《关于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细化18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共清理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2657件,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负担。审结30余件涉市场主体行政复议案件。为企业提供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去年以来,全省23个市、县大调解中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发布会上,湖北省司法厅还通报了两起典型案例:高效率化解劳资双方矛盾、72名农民工工资有着落了。
五峰县调解亿元承揽合同纠纷
湖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高英姿说,2021年3月8日,五峰县渔洋关司法所发现,该县一个标的高达1.8亿元的重点项目,因工程建设公司与砂石料加工业主发生合同纠纷,面临停工延期风险。司法所迅速成立调解专班,深入调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本着互利最大,损失最小的原则制定纠纷调解方案,引导双方求同存异,通过协商化解了争端,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20年6月,宜昌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标的1.8亿元的五峰县某道路综合建设工程项目,2020年8月,该公司与熊某签订了砂石料加工合同。合同签订后,熊某与工程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宋某口头商定,熊某负责修复公司砂石场年久失修的原有设备,同时从外地调回宋某所有的另外一套九成新加工设备。2021年2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将宋某提供的两套设备转让给熊某。2021年3月4日,砂石场的生产设备再次损坏面临大修,熊某以无资金垫付为由停止加工并要退出生产。由于砂石料是道路项目建设的基础材料,突然停工致使整个建设进度停滞,因该重点项目时间紧迫不能延误,公司负责人宋某催促熊某立即抢修设备、恢复生产,但无效果,于是,公司又临时购买新设备准备进场安装施工,熊某及工人们以未结清劳务工资为由进行阻拦,双方再次谈判,但因结算费用差距过大致使协商失败,双方陷入僵持。
3月8日,渔洋关司法所成立了调解专班,联系双方当事人提供相关资料,核实纠纷发生原因。3月9日下午,调解专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第一次调解。在分别听取双方陈述后,调解员耐心劝导双方以发展大局为重,见双方都有解除合同的意愿,便积极引导双方就终止合同的相关事项进行协商,达成初步调解意向。3月10日,在同意解除加工合同的基础上,经调解员逐项核对、仔细核算,发现双方就产量、垫付的生产费用、预支款项并无太大争议,便着重围绕计价方式与两套生产设备的权属问题展开第二次调解。3月11日,当事人双方在调解专班的见证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同意解除合同;公司一次性支付熊某砂石料加工价款余额及各项损失共计95万元;砂石场内所有与砂石料加工生产相关设备、配件及砂石料全部归公司所有,熊某所购设备凭发票支付结清。调解协议签订完毕后,调解专班协助双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赋予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高英姿说,此次承揽合同纠纷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依法及时化解,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市场主体维权成本,保障了地方重点项目的顺利施工。
法律援助中心帮72名农民工讨薪
高英姿说,张某某、陈某某等72人系恩施市农民,受恩施市某专业合作社老板刘某某雇请,2018年至2019年间在恩施市太阳河乡马林村种植基地,从事施肥、剪枝、摘菊花、加工等劳务。后因经营不善,刘某某放弃经营,外出务工,拖欠72名农民工劳务报酬24万余元未付。
经多次讨薪无果,72名农民工前往太阳河乡政府寻求帮助,太阳河司法所知悉后和恩施市法律援助中心取得联系,法援中心指派夷水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天一前往协助,商议农民工讨薪方案。
经了解,此案有两个难点,第一,既无劳务合同,又无欠工资的凭证;第二,合作社无任何收益,现已负债累累。郭律师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对合作社领班人员及农民工进行交叉询问,要求合作社出具“工资欠条”,解决没有凭证问题。接着,又深入调查合作社资金流向及资产状况,经查,合作社仅有的资产(厂房)已转移至刘某某父亲名下。最后,为72名农民工起草诉状、复印证据,逐一签字,将案件递交到法院立案。
2021年5月13日,白杨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因前期工作较为充分,被告当庭认可72名农民工起诉的诉讼请求,并承诺及时变卖资产,分三次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付清,当庭达成调解协议。
高英姿说,本案例是典型的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涉及群体大,且其中多为老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以调解方式结案,低成本、高效率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不仅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也为企业发展拓宽了空间,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