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郭会桥 通讯员 曹敏
在第26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6月2日,武汉市举办第26届全国“爱眼日”宣教活动,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全国学生视力健康宣讲团副团长杨莉华代表武汉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面向全社会共同发出《筑牢近视防控社会责任体系 齐心呵护好孩子视力健康》公开信,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合力筑牢学生近视防控责任共同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呵护好学生视力健康。
公开信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不断攀升,且低龄化、重度化日趋严重。近视高发的根源问题,主要是来自社会的认知错误和责任管理的缺失,近视防控工作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提出“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已成为全民共识。
武汉作为全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自2005年起就在政府主导下,在全国率先开展此项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探索与实践,深刻认识到: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呵护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必须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源头控制、实施全过程的视力健康管理。具体做法体现在四个关键词上:“注重教”、“实施管”、“加强防”、“综合控”。
(1)注重“教”——教知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视力健康教育为主线,以学校为阵地,以预防为主,使用科学、规范、统一的宣传教育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教育学生、促进家庭、推动社会,营造视力健康氛围,普及视力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自我管理,从根源解决问题。
(2) 实施“管”——管行为:指导家长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行为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控制培优早教,做好眼保健操,多参加户外阳光活动,均衡营养膳食,保证睡眠时间。学校管好电子白板使用时间,扎实上好体育课,落实好眼保健操,保证每天户外阳光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督促孩子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
(3) 加强“防”——防发生:家长和学校都要对影响学生视力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学校每学期按时完成学生视力健康状况监测,家长每半年为孩子进行一次眼屈光发育与眼生理功能检查,健全孩子视力健康档案,掌握孩子屈光发育状态,及时预警提前防控。
(4) 综合“控”——控发展:针对全体学生从影响视力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控,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为全体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视力健康管理服务,让视力健康的学生“不近视”、有近视趋势的学生“迟近视”、已发生近视的学生“慢近视”“低近视”,持续维护学生视力健康。
公开信呼吁全社会,根据《光明行动》要求,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学生、专业机构等社会各方应尽快筑牢责任共同体,从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健康教育、行为培养、视觉环境、阳光活动、落实减负、控制视屏、健康服务等各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学生视力健康生态圈,共同落实光明行动,从源头上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据悉,武汉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是武汉市政府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于2005年组建,目前,由28位全国知名眼科、眼视光、健康管理、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妇幼保健、流行病学、疾病预防控制、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为武汉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指导、研究和服务,为预防控制学生近视、落实光明行动,全面推进“不近视工程”、促进学生视力健康工作“把脉支招”,为武汉全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深耕武汉、指导湖北、引领全国提供支撑,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