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左晨、通讯员肖帆、肖遥)超市让安全意识“变现”,戴上安全帽就能打电话报警,还能体验洞口坠落……6月1日,中铁十一局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项目启动,现场一项项新技术、新方法为施工安全插上“智慧翅膀”。
据了解,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项目投资约45亿元,包括新建一条约3000米的主线,依次沿经二路、武车二路、武车中路、纬二路道路下方布置,局部穿越长江隧道、轨道交通,道路为单向三车道,形成首尾闭合的地下环路,环路还将新建连通和平大道、临江大道、公铁隧道等道路的13个匝道、15个地块出入口、2万多个停车泊位等,施工复杂,被誉为武昌滨江的超级地下工程,保障施工安全极其重要。
这么大的工程,现场如何有效开展安全检查?中铁十一局创新技术手段,为专职安全员配备了智能安全帽。
“专职安全员走到哪,就能拍到哪,这相当于把移动智能终端戴在头上。”项目工地安全监督部副部长徐霞蔚介绍,智能安全帽插入了4G卡,配备了摄像头,不仅能将巡视画面实时回传到控制室,还能打电话和报警,让安全监管员拥有“第三只眼”。
徐霞蔚介绍,公司还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将工地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形成各司其职、综合管理的工作机制。
“抓牢安全监管不放松,还要有激励措施。”徐霞蔚说,为了让一线施工人员牢记安全生命线,项目工地建设了一座“安全积分超市”,能让安全意识当场“变现”。
记者看到,这个特殊的超市内,商品和普通超市并无二样,纸巾、洗衣液、牙膏等日用百货琳琅满目,但这些商品不是用钱购买的,所有商品标签上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积分”,专职安全员就是“售货员”。
据介绍,在工作中,如果施工人员发现了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用于兑换商品。设立“安全积分超市”,能积极调动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管理,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如切身体会来得深刻。在项目工地,还配备了安全体验馆。施工人员不仅能通过洞口坠落、安全帽撞击、触电等体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还能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施工规范。
中铁十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科技创新对安全管理的支撑功能,公司加大施工装备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研发,目前已完成安全序列人员管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跟踪督办等板块的开发工作。未来在安全管理方面将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为建筑施工生产筑牢安全屏障。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