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诈骗模拟测试上了校园热搜,警、校联手有效压降高校电诈警情
2021-05-30 22:01:17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徐飞 李鹏程

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学习、生活、娱乐方方面面离不开互联网,容易受到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侵害。在武汉警方反电信网络诈骗行动中,在校大学生是重点保护群体。

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分局藏龙岛派出所辖区有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1万余人。保护好思想单纯、好奇心强的大学生,避免他们成为骗子眼中“肥肉”,是警方和校方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5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派出所联手高校成立反电诈团队,警、校联手,广泛宣传,及时干预,成为有效压降高校电诈警情的关键。

“小刘同学,你上当了”

5月11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二学生小刘被辅导员梁旭请到办公室,梁老师说:“小刘同学,昨天晚上你上当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还要加强呀。”小刘感到惊奇。

梁老师告诉小刘:“那个要求补交学杂费的网站,是学校反电诈工作室模拟的诈骗网站。你却轻信QQ群里的信息,点击进入该网站,提交了银行卡号和密码。如果这不是一次模拟测试,你的存款就会被骗子转走。”

小刘大吃一惊,认真地点头,表示一定提高警惕,不再轻信来历不明的各种信息。

邱波和梁旭在工作室前

梁旭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系辅导员,有10年的学生工作经验,“2018年,我带的一名新生被骗了。他的状态变得特别差,上课思想不集中,睡觉睡不着。”梁旭说,这件事让她更深切感受到要对学生加强反电诈宣传教育。

大学生反应快、善于接收新知识,往往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上了骗子的当。但不少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盲目自信,必须不断提醒他们。然而,简单粗暴的说教会让年轻人产生排斥心理,很难真正触动他们,必须创新方式才能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梁旭说。

2019年6月,藏龙岛派出所民警来到学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梁旭与民警进行了深入交流,决定组织师学成立一个团队,共同研究高校群体的反电诈工作创新。

2019年底,藏龙岛派出所与该校联合成立了学校反电诈团队,依托省级学生项目组组建了反电诈工作室,由8名教师、2名民警和21名学生组成。

诈骗模拟测试成为校园热搜

今年5月10日,反电诈工作室进行的一次模拟测试,给1.7万余名学生上了生动一课。

根据在高校大学生容易中招的电诈案例,他们模拟诈骗话术编写了测试流程,申请了“作案”账号,潜入校内各个微信群、QQ群。为了演得更逼真,他们甚至连社交账号的个人动态都进行了包装。为了让反电诈测试更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紧贴实战要求,反电诈工作室民警、老师和同学寻找大量的诈骗案例,专门设计了一个高度仿真的钓鱼网站。

校警李振庆向同学讲解电诈案例

“我一个在银行上班的亲戚说征信很重要,我刚刚查了一下,征信是正常的,建议你们查一下,有问题的话可以早点处理。https://zhengxinwang.*****.com。”

“同学你好!我是法商学院财务部王老师,因你的学杂费统计有误,现需补交135.6元,收款账户:王**,62284*****9478---学院财务部。”

一声令下,梁老师的“卧底”们开始行动,将多类诈骗信息通过事先注册好的专用QQ发送至其他班级群和个人私信。

收到模拟诈骗信息后,有的同学直接拉黑、有的同学直接回怼,有的班干部群主看到疑似诈骗信息后直接撤回清除,不少学生当天向老师求证信息真伪,没有给“骗子”任何机会。不过,仍然有个别同学点击进入模拟网页,并根据“查询步骤”提交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被梁老师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小刘就是其中之一。

“同学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我们开展反电诈知识,这是一场很好地检验。有些同学认真听了,有些班干部认真传达了。这次诈骗模拟测试,在同学们中间形成热议,成了校园热搜,效果非常好。”藏龙岛派出所教导员邱波告诉记者。

警、校联手让防诈宣传“入脑入心”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计算机系的库汉超同学是扮演“骗子”的一名反电诈宣传志愿者。他说,在反电诈宣传行动中,他测试通过短信、微信、QQ与其他同学联系,发现通过QQ能取得联系的比例最高。明知道是陌生人,不少同学通过了好友请求,这也给骗子提供了进一步诈骗的机会。库汉超认为,有些同学之所以上当受骗,一方面是防范意识不足,另一方面还是对抵挡诱惑的能力不够。

在模拟测试中中招的同学小刘说,当晚他在QQ群内看到补交学杂费的通知后,忍不住好奇点击进入了链接网址,发现页面与学信网几乎一样,便信以为真,提交了银行卡号和密码信息,没想到“被骗”了。他说:“我之前一直以为我不可能被骗,特别是警察给我们开展诈骗讲座、辅导员给我们发诈骗案例时,听说别人被骗了也是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但没想到自己竟然也中招了。幸好这是一次模拟诈骗。”

模拟电诈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藏龙岛派出所所长曾凡非介绍,近年来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18年起,该所辖区高校学生遭到电信诈骗的明显增多,诈骗类型主要为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网络贷款、裸聊等。寻求警、校联合,广泛宣传,及时干预,让防诈宣传“入脑入心”,是压降高校电诈案件的关键。

“我们每周根据辖区警情,制作《高校警情周通报》,发给各高校。学校重视起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办了。”曾凡非说。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党委书记张治武介绍,学院每周会召开由分管院领导参加的学生工作例会,研究电诈新情况新问题。学工部以简报形式通报各院系学生防网络电信诈骗的经验做法,同时结合各院系防网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高校反诈139工作法显现了效果

据介绍,面对诈骗警情居高不下的态势,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分局始终坚持警情主导警务,全力创建无诈校园、无诈院系、无诈班级和无诈寝室,联合学校总结提炼了高校反诈139工作法,不断提升反诈骗宣防的广度和深度。

藏龙岛派出所反诈宣传进校园

藏龙岛派出所教导员邱波介绍,高校反诈139工作法是警方与校方联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1项校级具体措施、3项院系处室层面措施和9项针对在校学生的具体措施。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该院成立了学校防诈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四级无诈”创建工作方案,把防电诈工作列入到部门和院系考核之中;在院系处室层面,将防诈骗宣传、防诈骗教育、诈骗发案数纳入教职工年度绩效考评,用目标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在学生层面,辅导员、班主任每月召开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每周日晚集中时进行通报案例和讲评。

记者在学校看到,随着高校反诈139工作法推广实施,校园、教室、寝室处处可见到警方和校方设置的防诈“三不”、“六个一律”等提示,它们出现在宣传展板、横幅、教育橱窗、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也会滚动播放。

同学背着自己设计的反诈手提袋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宏斌介绍:“我们还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了印有防电诈提醒内容的手提袋,发给学生,让防诈宣传流动起来。同时组织学生普法宣传小组开展宣传教育,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邱波介绍,藏龙岛派出所辖区有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1万余人,占派出所辖区总人数的30%。今年以来,高校电诈警情占辖区警情的17%。警、校联手反诈,高校反诈139工作法的推广施行,显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诈骗 模拟 测试 校园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