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显眼位置,多了个“办不成事”窗口。所谓“办不成事”窗口,它可不是“不办事”,而是专为群众办“麻烦事”。这样的服务窗口设置,不仅十分有创意,也充分体现为民情怀,首先需要点一个赞。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事,肯定是希望越快越好、越便捷越好,但是因为手续、程序等种种问题,有些事情的办理速度和进度,并不会如老百姓所愿,甚至还会让老百姓多跑腿,这时候老百姓难免会有怨言。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把老百姓遇到的复杂事、难办事、困难事集中起来办,而且是“加急加快”办,等于是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老百姓肯定是既欢迎也叫好。
短期来看,“办不成事”窗口确实明显提升了效率。对“应办未办”事项,限定在3个工作日解决;对“完全不能”办理事项,限定2个工作日回复释因。这样的“加速度”的确是暖心的,也能够增强办事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但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考量,“办不成事”窗口现在可以有,但是却没有常设的必要。
一方面来说,“办不成事”窗口能够做到的“3个工作日解决”“2个工作日回复释因”,其实普通的窗口也完全可以做到,通过简化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法等办法,将普通窗口的效率大大提升,让普通窗口也能办理“疑难事”,那就没有必要再专门设立一个“办不成事”窗口。
另一方面来说,专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不仅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而且还可能造成一种“依赖”。普通窗口遇到一点难题就交给“办不成事”窗口来办,老百姓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事也只认“办不成事”窗口,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普通窗口无事可办、“办不成事”窗口排起长龙的局面,原来的“快捷通道”很可能就慢下来了,到那时候总不能再设立一个新的什么窗口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吧?
“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为的是让群众好办事。在实践的过程中,让每一个窗口都成为“办不成事”窗口,让老百姓遇到的复杂事、难办事、困难事越来越少,“办不成事”窗口其实也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永维(河北秦皇岛)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