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成立两年来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新增企业超四万户
2021-08-26 15:16:45 来源:互联网 编辑:

成立两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增企业超四万户

改革创新 让更多“首单”落地

最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项目建设相当火热:8月16日,31个项目竣工;8月17日,42个项目集中签约;8月18日,三季度的24个项目集中开工,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

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揭牌运作。“两年来,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着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说。如今,一个高质量的战略增长极正在临港逐步形成。

集聚新动能,促进前沿产业发展

近日,在临港新片区的海洋创新园,中航凯迈、仲海科技、伊斯艾传媒科技等15家企业同时签约入驻,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预计总产值将超过80亿元。

据介绍,到2025年,海洋创新园的物业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到2035年,将建设成为千亿元级园区,成为世界级蓝色经济产业生态圈。

在临港新片区,类似海洋创新园的园区还有不少。“生命蓝湾”生物医药特色园区、“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临港将目光聚焦于前沿产业,围绕“4+2+2”的战略定位,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其中“4”是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四大核心产业;两个“2”则是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既有优势产业,以及绿色再制造和氢能产业两大未来产业。

“一个个点上的突破,带动了临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感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临港新片区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31亿元;新增企业40329户,平均年增速53.7%;注册资金增长6742亿元,平均年增速218.5%。临港新片区不断集聚新动能,产业发展正在加速,彰显出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

推进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系

这阵子,日邮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海运事业总部总经理潘旭峰很忙。“过去,往境外发货要一个整箱,现在可以在洋山港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拼箱也能发货,运输成本节省很多,手续也简单了。”目前,他正和同事们加紧研究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国际中转集拼政策。

研究在对等条件下允许洋山港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是临港新片区实施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的任务之一。如今,这一业务开始落地了。

两年以来,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一个个“首单”“第一”在临港成为现实。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印发,提出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关键词: 成立 两年 年来 上海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